春风和煦,草长莺飞。随着天气逐渐转暖,禹城市的田间地头多了许多忙忙碌碌的身影,他们在田间穿梭,或技术指导,或田间服务,他们不是农民,却天天和土地庄稼打交道,他们并不种田,却每天奔波在田间地头,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农业技术指导员。他们秉承“把汗水洒在禹城大地上,把服务送到百姓地头上”的三农情怀,利用直播平台,农技专家变“网红”,坚持每天“打卡”,进一步拓宽了农技推广的渠道。
直播成了农技员的“顺风耳”,拓宽农民致富路
在这样一群长期扎根农业一线、能吃苦耐劳的农技员中,研究生毕业的年轻女孩孙哲格外引人瞩目,她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工作和生活,主动来到农村追寻梦想,她的到来为全市绿色高效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模式。在疫情常态化的防控期间,为使广大新型经营主体、农场主、种粮大户及农民朋友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农情,这位“双一流”研究生完善了全市农业线上培训课堂,她把自己的视频号变成了农民培训的新载体,全市的农技专家变成了“网红主播”,广阔的农田变成了直播间,手机变成了新农具,直播变成了新农活。春播备耕以来,她每周都会邀请市农技专家及当地的田秀才、土专家进行现场直播教学,直播内容紧扣农业生产要素,涉及种养加等与百姓密切相关内容。目前直播授课累计已经超过300小时,受益农民2000余人。
受疫情和种植规模影响,禹城市西红柿出现了严重滞销。许多农户只能含泪低价出售,农民们欲哭无泪、一筹莫展。小孙作为山东省讲师团电商模块的老师,首当其冲通过网上直播讲解电商的重要性及具体的实操过程,告诉大家直播可以打开农产品销路,同时还能够帮助农户打造自身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品质的提升。
绿英农业合作社李元强兴奋地告诉大家:“我种植了15个大棚的西红柿,过去总认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结果今年遇到了销售的难题。通过直播带货,自己当网红,现场展示自己种植管理的过程,赢来了很多的回头客,并且还上了省电视台,这不北京客商又打来电话催货呢。”
“我们种植的黑小麦、加工制作的石磨面粉及面条等高端农产品,过去靠传统的销售方式,很多人不认可。多亏市农业农村局推出的直播带货课程,让我注册了“古槐居、槐润康”等品牌,我加工的农产品很快销售一空,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禹城市润土家庭农场主刘振亮激动地说。
直播成了农技员的“千里眼”,“把脉”春季麦田管理
禹城市小麦陆续进入返青、起身和拔节期,也是春季麦田管理的关键阶段。市农技员全面分析当前小麦的长势,结合当前气温回升,各类病虫草害已进入叠加发生、快速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小麦减肥减药的关键时期。
禹城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利用微信群、视频号直播、开展知识讲座、深入田间地头等途径,广泛宣传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提高群众对春季麦田管理的重视程度。同时,农技员接地气,变“网红”,直播成了技术指导的主战场,期间农技员全部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春季麦田管理和氮肥后移技术的重要性,并发放明白纸,引导农民做好减肥减药和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使群众的生态观得到进一步提升。
张庄镇众穗种植专业合作社王国华感慨地说:“过去总认为用肥越多越高产,现在看适得其反,通过直播才知道对周边环境的危害,才知道减肥减药的重要性,现在我每亩少用化肥30斤,仅这一季就省了6000块钱。”
直播成了农技员的“风火轮”,为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
“这次直播收获很大,不仅避免了人员聚集,从源头上消除了疫病传播的风险,让我对生物安全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当前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很严峻,我一定做好生物安全措施落实,把非瘟挡在养殖场外,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供给做出贡献”,直播授课结束后,华美养猪场的李华祖高兴地说。
当前禹城市畜牧业已进入规模化养殖阶段,但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特别是疫病防控尤为重要,稍有不慎就会给养殖户带来灭顶之灾。
为此畜牧业发展中心总畜牧师魏晓静用直播就《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给大家进行了系统详实地讲解。通过直播,广大养殖户认识到生物安全管理是保证养殖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一个综合性、全方位的疫病控制体系。做好生物安全管理能够控制畜禽疫病发生,减少因疫病带来的损失,最终获得优秀的生产指标,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的畜产品。所以说生物安全是养殖的生命线,应从疫病预防、卫生保健、应急管理、健康管理等全方位建立起生物安全体系,并严格落实,人人心系养殖场,增强责任感,执行到位才是关键。
自入春以来,禹城市通过“线上线下”培训的有机衔接,以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和高素质农民培育为契机,结合田间课堂、科技下乡等活动,加大了对农民群众的培训力度,累计开展培训100余场,培训农民达到10000余人。让这个寒冷的春天变得春意盎然、富有生机。(禹城市农业农村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