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服务质量、满足困难群众救助需求,东营市创新社会救助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实现救助服务对象帮包走访联系“点对点”“全覆盖”,打造社会救助“荧(营)光行”关爱品牌,让救助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一是建立专业化队伍。出台了《关于开展社会救助“荧(营)光行”工作的实施意见》,实行项目化运作,通过购买服务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全过程参与。以县区、开发区为单位建立社会救助服务对象“荧(营)光行”组织网络和专业队伍,健全工作档案,持续运用社会工作方法跟踪服务,提升社会救助质量,拓展社会救助效能。
二是明确工作职责。不改变现有监护照料服务责任,承接主体通过定期开展联系、走访、巡查、探视等工作,全面了解掌握辖区城乡低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孤困儿童、农村“三留守”人员等困难群众的照料、监护服务等情况,明确帮包联系服务、主动发现服务、政策宣传服务、资源链接服务、心理疏导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社会融入服务及调查研究服务等8项服务职责,满足困难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三是推进信息化应用。结合东营市智慧大救助平台开发建设,建立社会救助“萤(营)光行”项目与服务对象、照料服务人员、村(社区)基层组织、网格员、社会公众等互动模块,推动社会救助工作向移动端延伸,为困难群众提供及时、全面、有效的服务。
四是开展项目化建设。承接主体认真分析研判辖区内困难群众状况,形成社会救助服务清单。创新“物质+服务”救助方式,发挥社工机构专业优势,引导村(社区)、社会工作者和村(社区)志愿者“四社联动”,激发活力,回应困难群众多方需求。年内每个县区、开发区有针对性的开展1个扶贫助困关爱服务项目,打造东营社会救助“荧(营)光行”服务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