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走基层 > 正文
   

菏泽:手工粉条 延续百年

2020-12-21 07:49:18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记者艳粉

  每年冬天,在菏泽开发区岳程办事处大马庄社区,很多村民便开始忙着制作地瓜粉条。这种传统粉条制作工艺已经延续了100余年,在菏泽当地远近闻名。

  12月15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带着好奇心来到大马庄社区一家传统粉条制作工艺车间,揭开纯手工地瓜粉条制作工艺的神秘面纱。

  传统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却复杂

  一口大锅、几口大水缸,随着一位工人师傅将地瓜淀粉和好后,另一位师傅拿起一块已经上好筋的、足有4斤多重的面团,装入漏勺,不停地敲打漏勺边缘,胳膊不停地抖动,细细的粉条像一根根线条般流入沸水锅中,不到1分钟,煮熟的粉条便漂出水面。其身旁一位师傅看准后,用木棍将粉条捞入一容器中,并快速放进旁边一口冷水缸内。经过几次过冷水后,其他师傅将粉条熟练地在手上缠绕了七八圈后,用一根长约50厘米的木棍串起来,放在一旁的晾晒架上进行冷却、控水。一个小时后,这些粉条将被送进专业的冷库中冷冻12个小时,为的是将粉条中多余的水分去除。第二天,上冻的粉条被运到村外的田野上,经过分离冰冻,让粉条在阳光下快速晾干,之后再包装就可以了。

  据村民马相宇介绍,粉条以纯地瓜淀粉为原料,利用传统工艺加工而成。手工做出的粉条耐煮口感又好,不加任何添加剂,口感纯正。而粉条的制作过程,从地瓜到粉条,中间需经过很多道工序。每道工序看似简单,实际操作很复杂,都至关重要。

  “看似简单的手艺活要经过好几年时间才能练出好手艺来。”马相宇说。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目前用传统工艺制作地瓜粉条的师傅们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而刘铁军师傅已经68岁,具有50年的制作经验。“我做粉条50年了,大家都是好朋友,每年相聚在一起制作粉条,心情畅快。”今年68岁的刘铁军说,50年来,他从未错过制作粉条,“手工制作粉条不仅是手艺活,还是力气活,年龄大了,孩子都不想让干了。这个冬天,我可能是最后一次制作地瓜粉条了。”

  “我们8个人轮流干活,每一道工序都重要,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这门手艺了。”刘铁军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还是传统工艺制作的粉条好吃。

  百年“粉条村”开启合作化经营

  今年53岁的马相宇介绍,从记事起,村里就有手工制作粉条的传统,家家户户都种植着大量的地瓜,每到冬季,村民就开始忙碌着用地瓜制作粉条。几十年前,村民家家户户制作粉条,但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自家食用。后来慢慢形成了一个产业,大马庄社区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粉条村”,许多村民依靠制作粉条致富,过上了好日子。

  马相宇介绍,大马庄是一个拥有近百年粉条加工历史的专业村,“春栽红薯、夏卖秧苗、秋打粉芡、冬下粉条”的产业模式已经存在了多年。近年来,由于城镇化节奏加快,加之城市拆迁进程加快,原来的土地逐渐被流转和变更用途,四季轮转的种植模式逐渐演变成收购红薯、打芡变粉、再下粉条的流程,也有很多周边村民前来加工手工地瓜粉条的。如今掌握手工地瓜粉条的老师傅越来越少了,为了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村里也积极招募感兴趣的年轻人进行专业的学习。“老辈的手艺不能丢,我儿子、侄子都学会了这门手艺。”马相宇说。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为了使生产的粉条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成为市场的抢收货,大马庄社区成立了菏泽市开发区奔东粉条农村合作社,吸纳了86户社员。通过建立合作社,农户变分散经营为组织化、集约化经营,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生产风险,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大大激发了农户生产粉条的积极性,通过合作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生产,解决了农产品分散供给与市场集中需求的矛盾,为农民参与市场经济搭建了广阔平台,在合作社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农民的发家致富。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智能织造的“即墨方案”
下一篇:山东昌乐聚焦源头治理解锁“和谐密码”
 
0
 
 
 
 
推荐资讯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增收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业 多点发力点亮绿色经济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观走访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
种下“牧草绿”,治愈“盐碱白”
种下“牧草绿”,治愈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