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小蓝包,我们认真对照整改,要让村庄环境和老少爷们的精气神再上一个台阶。”近日,在济宁市鱼台县唐马镇驻地的唐马村,村支书闫庆虎接过装有《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指导手册》的蓝布包表示,有了这本“指导手册”,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和文明村达标建设工作将更加精准。挎起“蓝包”走在乡间,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伍正在把时代新风送到村民们的身边。
“我们把这个小蓝包发下去,就是为了让各村比照细化标准,找差距、补不足,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和文明村达标建设工作有的放矢、精准提高。”鱼台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圣娟说,今年鱼台县要将消除文明村达标建设中的“C类村”,全部提升为A、B类。
在提升工作中,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是鱼台县推进各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推手。党员朱芬是唐马镇古洼村的党支部书记,党员、志愿者,是她身上的双重“标签”。在她看来,丰富的志愿活动不但盘活了现存的志愿服务力量,更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正把更多热心群众拉入到志愿服务中来。“就像我们村,现在长期进行志愿服务的就有20多人,维护村庄基础设施、帮助孤寡老人干农活等等,可以说帮助村里解决了很多实际的问题,也是咱政府惠民工作的一个重要补充。”朱芬表示,志愿服务活动还吸引了很多个体从业人员、种粮大户等来自各行各业的社会力量,他们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有了更多具现。种粮大户李学文流转了古洼和附近村庄的土地发展规模种植,成立了自己的农机务队。平日里,他用自己的设备帮助村里更换路灯、维护基础设施;农忙时,帮助村里的老人免费进行插秧、施肥等工作,成为了附近有名的“热心人”。
“现在镇里还建了志愿服务工作群,把各村的志愿服务志愿资源都整合起来,大家发挥各自长处、互通有无,氛围更好、工作更细了。”朱芬说。
在如今的鱼台,数百支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活跃在乡镇街道、田间地头,不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理念,更成为了政府惠民工作的有力补充。
通讯员 缪学振 梅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