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日前,一纸喜报从省城传来,邹城市成功跻身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之列,究其原因,正是因为邹城市从行政审批改革、工业园区改革、农村产权改革等“三端”入手,激活了蛰伏的发展潜能。
10天拿到建设许可
小蘑菇“长”出4500余万产值
7月29日天刚蒙蒙亮,位于大束镇的友泓食用菌智慧产业基地早早地就热闹了起来,和人们印象中的农业生产场景不同,这里看不到土地、流水和汗流浃背的农民,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化的生产车间、不断挥舞的机械巨臂和在传送带上飞速“奔波”的金针菇。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样一个占地9.88万平方米的庞大项目,从获得土地到取得规划建设许可证,审批用时仅为10个工作日。
“智慧产业基地是我们的二期项目,和一年前的一期项目比,新的审批流程让开工时间提前了70多天。”作为一名亲眼见证了审批提速的企业老板,山东友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瑞涛直言,审批快意味着投产快、达产快、见效快,按照二期项目一天150吨食用菌的产能来计算,这一提速直接给企业带来了4500余万元的产值。
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邹城市出台了《全面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实施方案》,创新实施“减审批、并环节、优流程、缩时限”等举措,合并11个审批事项,调整35个事项的审批时序,同时完善并联审批机制,将项目审批由部门“单打独斗”整合为各部门“合成作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拿地即开工”。
从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施全程网办“不见面审批”,到分类精准帮办代办、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再到实施容缺办理、拉出《申请材料容缺办理清单》,33个审批事项申请材料实施容缺后补、先行审批……“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平台、审批管理体系、监管方式”的“四统一”,使得社会投资类、政府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主流程审批时间分别控制在28个、51个工作日内,不仅加速了项目建设,更为邹城营造出了优质的营商环境。
剥离35项社会事务
让开发区服务更集中
去年年底,高精新医药孵化中心项目正式在邹城经济开发区启动建设,对被列为开发区三大核心产业的健康医药产业而言,孵化中心将成为未来园区的“活力源”。
然而,由于项目体量大、投资高,再加上疫情影响,年后的项目建设进度并不快,对此,开发区抽调专人到现场开展项目服务、了解建设急需,并主动出面协助项目单位申请政府专项债券。当2500万元专项债和“指哪打哪”的专业服务同步到位,中心建设提起鞋来往前赶,众多手握专业领域核心技术的企业也已做好了拎包入住的准备。
开发区服务越做越精、主动性越来越强,得益于邹城率先完成的开发区改革。去年,邹城市将原有的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整合,成立新的邹城经济开发区,推出一系列刀刃向内的举措:经济发展职能与社会发展职能完全剥离,工作人员从150人压减到110人,内设机构数量从12个减到7个。改革不到半年,就让人看到了当年开发区成立之初的活力。
“我们必须回归到开发区创办的初心,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服务企业。”邹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乔凡英告诉记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开发区剥离出教育、卫生、民政、行政执法、园林等35项社会事务交给周边镇街,并新出台多项以引导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制度,考核优秀的打通快速上升通道,考核连续吊车尾的则予以淘汰。随之,干事创业的浓郁氛围正在开发区渐渐形成。
土地承包权用于贷款抵押
2.5亿“乡村航母”借“贷”起航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规模经营的日盛,深度推进农村产权改革、解决好贷款程序繁琐抵押难等问题,已经成了关系城乡、工农均衡发展的关键。
去年,济宁九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5亿元的高端果树种苗繁育基地项目正式落地郭里镇。基地采用荷兰标准化管理模式,重点培育矮化苹果苗、大樱桃苗等优质果树种苗,产量是普通果园的2.5倍不说,还通过实验室的专业研发大幅提升了产业附加值。可由于企业资金不足又频频遭遇贷款难,项目建设举步维艰。
6300万的大缺口怎么填?农村产权改革后,多种形式的抵押贷款为九五农业解了围。在邹城农业农村局的引导下,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济宁有限公司对公司进行综合授信,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地上附着物作为抵押完成放款。如今,九五农业已经种下超过400万株种苗,每年投放市场200万株,按照这一速度,银行五年内就可收回贷款。至此,一艘新的乡村振兴“航母”在邹城起航。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改革,邹城市还建立了农村集体股权交易管理平台,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信息、股权量化、收益分红等改革要素整合纳入平台,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试点;与此同时,农村财务在线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全面推行村居财务在线记账和会计代理,构建起了集农村会计集中代理、村居三资在线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三资监管平台,提升了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