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行走昌潍平原,智能化大棚、现代林果基地、田园式社区,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宜人的乡村美景,有这样一组数据引人注目:潍坊在全国1.7‰的土地上,用1‰的淡水,生产了全国7.2‰的粮食、15.7‰的蔬菜。去年,潍坊蔬菜出口量占全国的1/8,禽肉出口量占全国1/6。
由表及里、表里相济。体量背后的逻辑是,改革开放以来敢闯敢试的潍坊人接续奋斗,探索出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社区化等经验,形成了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
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潍坊理应走在前列。在“三个模式”发源地,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潍坊先行区为统领,以制度体制机制、产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引领典型示范为核心内容的新探索、新实践正稳步推进,让“三个模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全要素
“三个模式”的灵魂是改革创新。从农业产业化“一分试验田”到农业开放发展“国家试验田”,从推动生产要素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优化配置到全要素支撑乡村振兴,潍坊始终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举措破解发展瓶颈、激发动力活力
过去,一提潍坊的农业,人们会对各种“头儿”如数家珍:菜头儿王乐义,鸡头儿王金友、花头儿李洪亮,猪头儿郑和平,鸭头儿孔凡升,苗木头儿刘国田……
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其背后是,为破解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潍坊从调整生产关系入手,逐渐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于一体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如今再提潍坊,人们开始对各种农业开放发展平台津津乐道。在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国际种业研发集聚区一期项目正在打造世界先进的种业研发创新中心;前不久刚奠基的国际博览园将打造集展览展示、农业与食品产业创新中心、检验检测认证中心等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正将“寿光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一个全国设施农业标准输出中心呼之欲出……
大平台让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要素资源不断向乡村汇聚。承载他们的,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农业为特色的国家对外开放试验区。要之,可概括为在农业开放发展新体制上先行先试,为全国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在机制体制上大胆创新,形成高端要素资源集聚的“虹吸效应”,潍坊将农综区建设视为乡村振兴的头号工程和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的主引擎。获得国务院批复两年来,农综区在构建农业开放发展新体制上大胆突破,已形成中百大厨房一二三产融合、山东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交易鉴证+抵押登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模式、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审批改备案”等一批制度成果。
“城镇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潍坊市委书记惠新安说,创新提升“三个模式”,必须以更大力度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城乡融合的关键在于“人、地、钱”双向流动。最近,潍坊推出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20条”,从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4个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全要素支撑。副市长马清民说,这种支撑是以链条形式呈现的。比如,去年潍坊以31.39亿元涉农资金为引子,通过市场化机制重点投向示范片区,以此撬动工商资本下乡,“三农”资金投入达到320亿元。
诸城常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集中打造果品基地。在相关政策引导下,以前从事房地产、机械加工等产业的万兴集团,3年来投入1.4亿元,建成了占地面积6000余亩的苹果乐园项目,带动农民就业1200余人。目前,这一片区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6万亩,共招引21家企业下乡,总投资21亿元。
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必须让农村要素活起来,产权制度改革成为潍坊选择的突破口。昌乐县华安瓜菜专业合作社是一个国家级示范社,由五图街道庵上湖村党支部牵头成立。过去合作社和村集体资产混在一起,哪些是村里的,哪些是合作社的,谁也说不清楚,争议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合作社的长远发展。
在近年来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庵上湖村把属于村集体的136亩原“四荒”地、4002平方米村集体建设用地等,作为集体经济股份量化到人,确权到户,并成立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再以这些资产入股到华安瓜菜专业合作社,以产权为纽带理顺了村委、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专业合作社的关系。产权清晰后,很多工商资本纷纷跟进与合作社谈合作。
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去年潍坊在全市农村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清理村级合同、清理集体尾欠、清理闲置资源资产“三清”工作,一个季度就增加村集体收入近10亿元。在此带动下,潍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到了全面扫尾阶段。
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塑造高质量
“三个模式”的核心是农业产业化。潍坊聚力打造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围绕解决农业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通过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推动农业加快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
在潍坊市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郭牌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的西瓜卖到20多元一斤,仍供不应求。总经理由守昌说,实施小棚改大棚、匍匐改吊蔓、大瓜改小瓜、线下改线上“四改”后,郭牌西瓜提升了品质、实现了品牌溢价。为确保西瓜中心糖度14度左右,他们投资4000万元引进国内首条“西瓜无损测糖智能分拣流水线”。
面对农业从“量”到“质”的深刻变革,如何让农业产业迈上供给结构更优、质量更高、带动力更强的发展新层级,摆在了潍坊的面前。“瞄准蔬菜和养殖业两大领域,潍坊引领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加快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力求打造全国行业标杆。”马清民说。
诸城养殖业发达,但特色种植业优势不明显。从去年开始,诸城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高端苹果和樱桃基地。积沟镇最南部的玉皇社区和北老屯社区,集中连片栽植了占地2000亩的维纳斯黄金苹果,盛果期亩产可达1万斤,收益是粮食作物的几十倍。今春,全市新发展苹果、樱桃1万亩,计划3年内扩大到12万亩。
发展高效农业,农民缺钱缺技术怎么办?诸城市委书记桑福岭说,市里专门成立国有农业投资公司,由这个公司利用相关政策进行融资,再流转土地、投资建设果品基地,基地建成后,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品牌打造、对外销售,与农户签订分包协议。为降低入社门槛,农户可分5年将先期投资偿还公司。通过这种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分散的小农户对接上了大市场。
绿色兴农、质量兴农最终要靠标准引领。2018年7月,农业农村部与山东省政府签署省部共建合作备忘录,共同在寿光建设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凝聚专家智慧、寿光农民经验,中心已集成了2348条蔬菜产业链相关标准,启动112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研制工作,其中日光温室番茄、黄瓜2项全产业链行业标准填补国内空白。“标准颁布后,寿光将第一个施行,推动寿光蔬菜提质增效,引领全国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寿光市委书记赵绪春说。
行走在寿光的蔬菜小镇、现代农业园区,记者发现,第七代智能化蔬菜大棚已“星火燎原”。一个大棚就是一个标准化、智能化的生产车间。这样的蔬菜大棚,寿光近年来新建了80万平方米。
寿光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内,有一个8万平方米的国内最大单体智能温室,是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院士的试验棚。这个棚将寿光大棚与荷兰日光温室大棚优势相结合,采用基础下挖、智能外保温、日光温室余热回收等方式,比荷兰模式降低耗能一半以上,应用正压过滤消毒调温调气系统、智能栽培管理系统等120多项专利技术,被称为“中国寿光型智能大棚”。
试验示范基地云集了中国农科院、中科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国字号”机构。“过去发展大棚多凭‘土’经验。推动‘寿光模式’再升级,寿光正抢占科技研发的制高点。”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秀欣说。
顺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潍坊还促进农业与加工、流通、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涌现出了以优渥有机汇为代表的终端型、以临朐宋香园为代表的体验型、以华以农业为代表的智慧型、以坊子玉泉洼为代表的循环型三次融合新业态,推动农业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潍坊城乡人均收入增幅比是2.05:1,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数2.47:1。第四次经济普查后,潍坊农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8.2%提升到9.2%。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潍坊农业质量优势、效益优势、竞争优势愈发突出。
组织引领典型示范带动全面振兴
“三个模式”共同的特点是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潍坊先行区,潍坊以组织振兴为引领,激发蕴藏在社会中的创造活力、发展潜力,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域提升、全面振兴
7月28日,高密市松兴屯村,联排别墅整齐划一、绿树红花错落有致。而就在10年前,松兴屯还是个典型的落后村。巨变始于2011年,新任党支部书记徐林收从建好建强村党支部做起,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葡萄、蔬菜大棚。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200万元,分别是2011年的9倍和100倍。
农业产业化源于基层大胆探索实践。马清民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创新提升“三个模式”同样需要尊重基层探索,尤其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
为此,潍坊市推进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建设,通过机关干部下派一批、社区党委重用一批、支部联合兼职一批、优秀人才回引一批“四个一批”,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目前已回引861人,其中55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截至5月底,潍坊已有1063个村党组织领办成立合作社,229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占34.6%,其中236个达到100万元以上。今年2月,潍坊隆重表彰了50个2019年度乡村振兴带头村和100名带头人,带头人中既有村党支部书记,也有合作社负责人、企业负责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能一个模式“齐步走”,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潍坊注重片区带动、典型示范,加快推进3个省级、20个市级、12个县级齐鲁样板示范区,环境连片整治,风貌连片建设,样板连片打造,以此带动609个村庄、780多平方公里区域一体发展。其背后蕴含着分类有序推进的理念——结合各地不同的自然禀赋、产业特点,有选择地集约资源重点支持,加快做大做强。
临朐县薰衣草小镇是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通过发展薰衣草种植,形成了种植、产品深加工、休闲旅游的全产业链条,辐射带动周边2个镇6个村庄一体发展,未来薰衣草种植面积将达到3万亩,辐射周边20多个村庄、50平方公里。
重点片区形态各异,却有共同特点:主导产业明晰,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和居住具备逐渐融合的条件。桐峪沟村位于青州西部山区,过去村民靠在荒岭薄地种庄稼获得微薄收入,年轻人纷纷进城。经济虽落后,但生态优势得天独厚,青州招引工商资本建起4A级的九龙峪景区。景区辐射带动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民宿、游乐、康养等项目走进大山,村民成为景区工人,景区与村民签订安置合同,使他们从旧房屋搬进了白墙灰瓦的两层小洋楼。桐峪沟村党支部书记郭保伟说,现在村外姑娘争相往村里嫁。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过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上,潍坊各县市几乎都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改革发展之路。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潍坊由点到线、由局部到全面飞跃,各县市同样正在闯出各自特色:诸城发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社区化两大优势,以生活社区为单元,以生产园区为支撑,以生态景区为底色,推进“三区”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寿光提出生产标准化、蔬菜品牌化、农业园区化、农民职业化、乡村宜居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六化发展”;安丘实施“乡村赋能”工程……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潍坊正将“三个模式”从单纯产业经营模式领域,升华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可行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