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乡村全面振兴,将“寿光模式”打造成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我市制定出台了《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全力突破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瓶颈,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设立财政金融融合支农专项资金。按照“资金改基金、无偿改有偿、拨款改增信”的创新思路,引导资本投向政策类农业产业,为金融资金进入农业产业化提供平台,以财政政策和资金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调整优化财政涉农资金存量,按照“因需而整、应整尽整”的原则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多渠道筹集财政资金增量。稳步推进地方政府债券管理改革,规范运作的基础上,探索在农业农村领域有稳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推广PPP模式的实施路径和机制。
创新打造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农业园区+金融”模式,对建立的农业园区给予建设补贴,打造“金融+项目建设”模式。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增信支持作用,为入驻园区农户提供租赁按揭贷款支持,采取租金降一点、担保费降一点、利息降一点的策略,给予优惠租赁政策。围绕产业链条上下游辐射带动,打造“金融+运营服务”模式。打造“农村产权+金融”模式,进一步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打通农村产权资源增值和变现通道,促进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打造“农村信用+金融”模式,加快推进整村授信工作,为符合条件的农户提供信用贷款支持,促进农村地区信息、信用、信贷联动。打造“保险+信贷”模式,建立融资增信机制,深化“政银保”“鲁担惠农贷”试点工作,对涉农经营主体提供融资增信服务,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对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小微农业企业等涉农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提高单笔担保额度,引导和鼓励农业保险经办机构加大农业保险产品开发力度。打造“供应链+金融”模式,围绕全链条的农业产业化,为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深化订单融资试点,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熨平农产品生产周期、稳定农产品价格。
积极引进基金投资。加快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点支持有发展潜力、有带动能力的优质农业企业。拓宽涉农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推动涉农经营主体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积极对接资本市场。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稳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建设。“通过制度创新,构建财政、基金、银行、保险、担保‘五位一体’的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推动涉农融资更加便捷,成本进一步降低,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