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广泰 王均启 曹雪
近日,浙江飞地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签约枣庄高新区。至此,今年以来枣庄高新区新签约项目26个,分两次集中开工了总投资143.3亿元的12个重点项目,在全市上半年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推进会上,综合评比居全市第二名,经济社会呈现出高质量发展新态势。
聚焦双招双引
提高产业竞争力
围绕“四新一大”主导产业精准招商。坚持真招商、招真商,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五大产业招商组、五个招商分局,创新异地孵化招商,筹建了枣庄高新区杭州创新中心、长三角国家科创中心,紧盯世界500强,瞄准大央企、大民企,与通用技术集团、中铁集团、国药集团、恒大集团、人民电器集团等知名企业深入对接,新签约智能教育装备等项目26个,协议投资124.5亿元,年内可到位资金36亿元。
立足打造人才高地柔性引才。深化校企合作,与中科院计算所、复旦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高等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引进区永祥、俞致健等“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省级以上专家31人,洽谈技术合作院士6人、专家教授100余人,王跃驹被认定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魏彦君、钱力成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叶雪松、于建岗获批为“枣庄英才”,枣庄高新区成为高层次人才逐梦之地。
聚焦动能转换
增强项目带动力
项目建设彰显加速度。开展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筛选确定了总投资341亿元的36个区级重点项目,其中13个项目纳入市重点;分两次集中开工了总投资143.3亿元的12个重点项目,5个在全市集中开工的项目完成投资9.16亿元,投资占比全市第一;着力培育10家龙头骨干企业、10家成长型企业,明确帮包人员,实行“一线作战”,航天科工、智光通信、枣矿物流、睿诺光电、天瀚新能源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全区上下形成了“大竞赛大比武”的浓厚氛围。
经济运行释放新动能。上半年,全区GDP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5%;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5%;工业利润增长14.7%;工业增加值增速6.6%。
聚焦自主创新
强化创新驱动力
实施高企培育工程。入库备案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36家,60家企业纳入“高企培育库”,跨境电商产业园等获批省创客之家。鼓励企业创新创造。组织申报科技计划、创新平台59项,其中申报省级研发计划15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7项、省科学技术奖2项;实施专利“清零”行动,组织申报专利108项,新授权发明专利81项,5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认证。
强化创新载体建设。重点培育互联网小镇、智能制造小镇、浙大山东工研院、鲁南大数据中心、昂立大厦、浙商大厦等双创和总部经济平台,加快建设九洲双创、云溪科创等平台载体,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孵化育成体系;建设新医药产业园,重点突出大分子医药发展方向,澳德普济、聚力康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成长,植物蛋白、动物蛋白项目进场中试,“外地研发,高新转化”离岸孵化模式成为现实。
聚焦园区改革
激发改革推进力
积极推进园区改革。探索“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优化机构编制设置,积极筹建枣庄高新区投资发展集团,推进锂电中心等市场化运作;有序开展职员制、绩效工资制,新招聘雇员39名,用专业人办专业事。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实行“妈妈式”全程代办服务,推进“一次办好”改革,营商环境明显优化,上半年登记市场主体1368家,其中企业879家,同比增长127%,注册资本金42.8亿元。
聚焦全域统筹
促进产城融合力
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坚持“东拓、中融、西转”区域发展战略,起草编制了全区产城融合规划、园区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的产业东区,推进要素向项目汇聚、产业向园区聚集。
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实施园区基础设施提升两年行动计划,启动大连路东延工程,中兴路、华信路、企兴路竣工通车,浦东路、深圳路、复元三路等道路升级工程全面实施,世纪大道、蟠龙河等市级重大工程扎实推进,城市品质显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