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宁阳县堽城镇茅庄片区抢抓发展机遇,坚持产业联抓、人才联育、文化联动、生态联创、组织联建,“面子”入手,“里子”发力,乡村振兴美好图景徐徐铺展。
以产业支撑为突破口,让村民“旺”起来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才有希望。今年以来,茅庄片区以土地流转开始破题,鼓励村民腾出双手、出让土地。“以前辛苦一年,每亩地收入不到1000元,扣除种子、农药、化肥等成本,收入更少,村里流转土地后我们每年每亩地稳收租金1000元,还能在自家地里打工挣钱,一天也有六七十块钱收入,一个月就能收入2000块钱,比种地可强多了。”在桥北村蔬菜基地打工的何玉琴心里喜滋滋的,兴致勃勃地算起了自家帐。
围绕“栽树、养殖、上项目”,茅庄片区以“产业振兴”为基础,着力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今年以来片区内新流转土地1500余亩发展丰产林、蔬菜种植等,西台村流转土地53亩建设养殖小区,发展了养殖棚14个,丰唐农业流转茅张路沿线土地2000亩,建立规范化的苗木基地,并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设饲料构产业技术研究院,以科技带动产业增收。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变成了拿租金和工资的“上班族”。
以五化提升为主抓手,让村容“美”起来
奔走在乡间小道上,一幅幅令人欣喜的画卷徐徐展开:门前蓝天清风,屋后绿意环绕,村道干净整洁……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生活环境也愈发美好。“我们面子、里子一起抓,全力打造美丽乡村样板片区。”茅庄管理区书记孙本茂自信满满。
片区以保安、桥南、桥北、苏庄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西宁、前茅、八里、西台4个村提档升级,拉大了茅庄片区框架,在全镇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今年以来,同步完善路网、林网、水网、管网建设,打造了绿色通道样板路3条4.7公里;紧抓四好公路建设,新硬化道路43.7公里、铺设沥青5.2万平方米,实现街巷全硬化;各村绿化提档升级,累计投资60万元,栽植绿化苗木24万余株,努力提升镇村颜值全力打造全镇的“示范样板片区”。做实美丽乡村“里子”工程,围绕治脏、治乱、治差,做好垃圾治理、污水收集、厕所改造三篇文章,改厕率达到90%以上,人居环境持续优化。
以村庄文化为发力点,让村风“和”起来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我们有举善堂、聚善园、普法学法大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村书记宋磊如数家珍。
近几年来村干部最大的感受是:“村里不仅面子变得漂亮光鲜,里子也崭新亮堂。”傍晚时分,文化广场上三五成群的村民就都开始忙活起来了,有跳舞的、唱歌的、健身的,一派乡村文明新风尚。在文化广场、主干街道两侧,通俗易懂、生动鲜活的画面和文字囊括了“中国梦”“讲文明树新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内容,构筑了一个个文化长廊,吸引乡亲们驻足观看。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载体,片区各村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星级文明户”等各类评选活动10余次,组建太极拳、广场舞等文体队伍13支。各村充分挖掘村庄文化内涵,一村一“文化符号”,桥南村激活“善”文化代码,西宁村让“义”文化深入人心,各村形成了“出家门看文化,与人交送文明”的良好风尚,村民们“富了口袋”,更“富了脑袋”。
乡村振兴,茅庄片区先行。这只是堽城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还有一大批村庄,在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道路上,全面提速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奏响新时代堽城乡村振兴的最强音。(通讯员 尹慧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