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的老人去世,这搁以前是正儿八经的‘喜丧’,怎么也得鼓乐三天,宴请一番。哪会像现在,一切从简,只花费了三四千块钱。”姜山镇全家屯二村村民全成芝告诉记者,村里红白理事会倡导移风易俗,丧事大操大办之风已被“生前重孝顺、死后尚节俭”的文明乡风取而代之。
近年来,我市以加强新农村建设,培育新时期农民为目标,重点加强了乡村文明、移风易俗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管理引导,先后获得“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山东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我市大力建设“善行义举四德榜”,针对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方面的善行义举,接受村民公开评议,并对好人好事张榜公布,全市村居“四德榜”覆盖率100%。以退休老干部、道德模范、老教师等威望较高、热心公益的“乡贤”人士组成乡风文明理事会,理事会下设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四会”,充分发挥“四会”在农村邻里纠纷调处、美丑善恶评判、公共事务监督、文明创建参与、文明新风倡导等方面的作用,促进了农村文明乡风的形成。
另外,在加强村级文化阵地建设方面,采取项目补助、部门帮扶等方式多方筹资,形成合力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镇级文化广场、村级文化大院、农村文化宣传墙等镇村文化阵地建设。引导农民群众自发组建文艺团队,建成庄户剧团20多个、戏迷俱乐部100多个、秧歌队600多个,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年均组织送戏下乡200余场次,农村放映公益电影10332场,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马连庄是革命老区,有着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镇党委积极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建成‘红色马连’教育展厅、文物陈列厅、革命烈士事迹图片陈列厅、党建史料厅,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激发了我们全校师生的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马连庄中心中学校长夏云日如是说。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乡贤文化,大力培育“村风建设先进村”“乡风文明示范村”,引导居民在村风民风、生活居住环境、文化道德建设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夏格庄镇挖掘了元朝元帅马良、明朝大理寺卿张梦鲤等不同时期的乡贤资料,建成了渭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和双山乡贤文化陈列馆,激发群众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的良好乡风。
“现在,村里的垃圾箱多,我们扔垃圾很方便。不像以前,人们随便倒在旮旯里,到了夏天,蚊子、苍蝇到处飞。”店埠镇后沙湾庄76岁的村民姜淑珍说。我市加大新农村“五化”建设整治投入力度,整体推进农村改路、改电、改水、改厕等村庄环境整治。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累计投资8600多万元,在全市建设垃圾中转站13座,购置垃圾收集、转运车辆90台,配备垃圾箱、垃圾桶15800多个,大大改善了农村群众生活环境。
乡村文明就在我们身边,文明乡风的精神已深深根植于这方沃土的每个人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