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是高青县木李镇制定的产业发展计划。为了改变以往扶贫政策“大水漫灌”的弊端,木李镇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私人订制”模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问需式”原则,根据贫困户的致富意愿和能力差异,为他们量身订制“致富套餐”,实现了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真正实现由政府“配餐”走向百姓“点菜”,蹚出了一条精准扶贫新路子。
夏日的午后,木李镇河沟马村村民秦礼夫妇正张罗着将新一批鸡苗运到棚里。前几天,秦礼养的8000只肉食鸡刚出栏,夫妇俩来不及休息,又开始了忙碌。
秦礼患有胃穿孔,加上脚掌残疾,不能正常劳作。几年前,因家中老人生病,让原本不宽裕的家庭变成了贫困户。为了能够生活下去,秦礼决定跟着妹妹养鸡,可这规模养殖的资金却难住了他。
秦礼一边摆放着鸡苗,一边感激地说:“当时生活确实挺困难,连自己的生活费都拿不出来。多亏了镇里的扶贫贷款,贷出本钱来,镇上帮着还利息。要不是那5万块钱的贷款,我们筹钱很困难,借也没处借。”
有了5万块钱的启动资金,秦礼正式走上了养殖脱贫这条路。现如今,秦礼一家的生活已经能够保证,日子也越过越好。
因人制宜,“按需配餐”是木李镇制定精准扶贫政策的基本原则。木李镇还积极引进优势项目,打造产业集群,为更多无法外出打工的贫困户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在淄博三金旅游用品有限公司,企业员工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摆放在展览区内的各种旅游制品五颜六色、样式新颖。
该公司经理董彬说:“我是木李人,回木李创业,不仅能带动一些当地的劳动力就业,我自己也能获得优惠政策,政府还给我积极协调企业用地,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以后我就可以尽最大努力去扩展生意,给咱木李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木李镇有关负责人贾擎擎深有感触:“我们木李镇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模式,推动贫困群众由被动的政策接受者向积极的参与者转变,同时,镇上各项政策的制定也紧紧围绕贫困户需求展开,扶贫真正做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实现真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