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辉本报通讯员 王树平
文明,是乡村最美的底色。让乡村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是每一名姜店人共同的心愿和追求。高唐县姜店镇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及村级实践所为依托,立足本地传统文化优势,大力实施乡风文明行动,着力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全面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和繁荣。
非遗传承,精神文明润乡村
八刘村的哆嗦旗舞、坟台村的扛哥舞、董后村的落子舞、尚官屯村的手工剪纸……谈起姜店镇的优秀传统文化,该镇分管文化的副镇长朱燕如数家珍。
据朱燕介绍,为将剪纸这项宝贵的民间艺术得到再传承,该镇通过建设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在镇综合文化站开设了剪纸课堂和剪纸工艺室,聘请剪纸达人孔令春老师,每周五下午给剪纸爱好者免费传授剪纸技能,力争培养出更多的剪纸人才。
近年来,姜店镇以乡土文化振兴为牵引,以美化人居环境、培育乡风民风、亮丽文化生活为目标,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整治;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卫生示范户、移风易俗示范户等道德模范人物评选以及致富能人、孝老爱亲模范本人现身道德大讲堂等主题活动,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去年,姜店镇3人被评为第三届“高唐榜样三十佳”模范人物,1人被评为“2018年聊城市善行义举四德榜”先模人物。
破旧立新,移风易俗倡新风
“白事节俭真是件好事,老人活着多孝顺多照顾比什么都强。”4月28日,姜店镇东屯村68岁的苏建珍老人逢人便说。
在东屯村,苏建珍老人思想的转变并非个例。东屯村村委会主任周长健介绍,他们村老人去世一律简办,不穿白,只佩戴黑绣章,集中安置在村里公墓,总费用不超过700元。目前,厚养薄葬在东屯村已经成为一种文明新风气。
如今,转变婚丧观念,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移风易俗已经成为每一位姜店群众的自觉行动。早在2017年,姜店镇包村干部就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姜店镇婚丧事宜新规范》,为办理婚丧嫁娶等事宜提供文明节俭、便于执行的参照依据。该镇村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具体的红白事操办流程,并写进村规民约,成为广大村民自觉遵守的一部“小宪法”,实现了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截至目前,姜店镇东屯、东白、王楼、张井等村庄已经全部实行公墓集中安置,移风易俗工作在姜店镇全面推开,获得群众一致认可。
文化铸魂,激活乡村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就是乡村振兴的魂。姜店镇特别注重以文育人,以德润身,2018年成立由村级文艺爱好者组成的镇文艺协会,积极培育乡村文艺能人,组织策划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演绎老百姓身边故事。
铿锵的锣鼓敲起来,喜悦的舞蹈跳起来,欢快的歌儿唱起来……不久前,姜店镇综合文化站广场上热闹起来,十里村的夕阳美文艺队跳起广场舞,吸引来大批群众围观。为满足广大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充分调动村级文化活动积极性,姜店镇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搭建展示平台,村级60余支文艺队,轮流到镇文化站、文明实践所、敬老院、中小学校等开展义演活动,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让文化不仅被“送”到家门口,更被“种”进百姓心里,人人都能享受到文化惠民带来的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