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果,种好了也能派上大用场。过去,米山镇西山后村是省级贫困村,为了打场脱贫翻身仗,村里开办了农业生态旅游园,20个大棚的热带水果迅速抵达“战场”,这场翻身仗好打吗?
这几天,米山镇西山后村生态园的热带水果上市了,村民孙信梅格外忙。
孙信梅告诉记者,她以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挣不了多少钱不说,还也没有时间照顾老人,自从他们村有了生态园之后,她就在生态园包装火龙果,一年下来抛去平日花销还还能剩两万多元钱,还有时间照顾老人。
西山后村过去是省级贫困村,村民大多选择外出打工。2011年,于建福当选新一任村党支部书记,经过考察,村“两委”决定通过发展南方热带水果种植,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经过多方筹资,在村里建了20个冬暖式大棚。
于建福说,现在他们有四个木瓜大棚,打造本地的专业化……一棵能结200—600斤木瓜,现在每斤卖十二块钱,这一棵树就能卖好几千块。
现代化的标准大棚建起来了,如何实现大棚效益最大化、让村民真正享受到大棚带来的红利,新一届的“两委”班子开始了新的探索。
米山镇西山后村村民于吉文说,合作社入股的股权证一万块钱一股,他买了七股,去年就用这个证,领取了七千块钱的分红。
于建福告诉记者,他们主要走的农业+旅游模式,村集体占股份,党支部成立合作社,村民加入合作社,村民变股东,共同和公司签合同、占股份。
通过股权改革,2018年西山后村集体实现收入20多万元,村民分红26.3万,公司收入152万,实现了贫困村的脱帽。
于建福说,下一步他们打算做养殖,搞肉牛、跑山猪的养殖,种草、种黑小麦,成为真正的循环农业。
产业强,源于用活了人,找对了路,村两委和带头人在产业振兴的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隋同朋表示,下一步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政治功能为重点,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带头人队伍,也包括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乡土人才和职业农民等各类人才的支撑作用,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作出积极贡献。(孙涛 荣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