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商河县城东北15公里,地处济南、滨州两市交界处,国道340线、大沙河横贯东西,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龙桑寺镇,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以“赏沙河美景,闻红色历史,听刘秀传奇,品龙桑美食”为品牌的特色小镇。而今,龙桑寺镇把开展移风易俗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引导村民自觉抵制婚丧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行为。一股崇尚节俭的新乡风正在这里生成,移风易俗的“龙桑寺样本”呼之欲出。
龙桑寺镇紧抓新乡风宣传
乡村推行新风尚 费用节省七成
4月5日,在商河县龙桑寺镇王泰开村,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追思会。十多位老人用剪刀剪出一朵朵雪白的“花朵”,以此祭奠先人、追思亲友。今年的清明节,龙桑寺镇村民的祭奠活动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传统的祭奠方式已经难觅踪影。
龙桑寺镇相关数据显示,该镇100%的村白事全部改成1天,100%的村实现了丧事简办,90%的村实现了婚事新办。一件白事过去最少要花费8000元甚至几万元不等,现在只花费3000元左右,平均节省费用达70%。越来越多的村民认可这样的操办方式。
近年来,为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商河县注重把“塑形”与“塑魂”贯通起来,让文明深入人心。龙桑寺镇作为商河县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乡镇,移风易俗工作一直走在前列。
“我们作为先行先试的村子,多次在大会上发言。”刘集村委书记刘官君颇为自豪。刘集村是一个有1000多村民的大村落,有五个村民小组,村委有良好群众基础,成为该镇第一批A类试点移风易俗工作的试点村落。
龙桑寺镇根据各村班子强弱、群众基础、村人口数、推行难易程度等实际情况,将全镇94个村划分为“ABC”三类(A—先进示范村、B—重点推进村,C—加速推进村),细分出12个A类村、64个B类村和18个C类村,层层示范引导,依次分类推进。
针对刘集村这样的A级村落,龙桑寺镇靠上帮助指导,总结出便于操作的成熟经验,让其他村看到移风易俗带来的实惠,为下一步推进工作奠定了基础。在全镇移风易俗专题推进会,镇党委把全县首批开始移风易俗的刘集村张老庄村作为“样板村”,做了经验介绍和典型发言。
党员干部带头为老百姓解“心锁”
“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最重要的是两件事,一件是党员干部带头,一件是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刘集村委书记刘官君已经颇有心得。“相对来讲,年轻人更容易接受节俭高效的办事风格,简办婚礼对双方家庭都能减轻不小的负担。但是大多数老年人心里还有一把锁,很重视身后事的安排。要解决,就要靠耐心给老人解释说明。”
为了解开村民心中的“锁”,该镇一方面抓党员干部带头,镇党委进一步规范了机关党员和村党支部书记办理婚丧事宜的相关具体规定,签订了《移风易俗承诺书》,严格落实报备制度,对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的党员干部,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要求严厉查处,用制度为党员干部戴上“紧箍咒”。一方面抓牢村规民约建设,积极发挥村民自治、民主协商的作用,完善各村村规民约,通过建组织、立规矩,明确村民办理红白事的标准、流程及奖惩规定,使村规民约这个“小宪法”成了群众办理婚丧嫁娶事宜的“硬杠杠”。
这半年,龙桑寺镇文明办主任刘垒带有地道商河口音的声音传遍了大街小巷,尤其是他那段普通话极不标准的音频为人们津津乐道。
为了让村支部书记做群众思想工作时有说头,让各村推进红白事改革时有比较,龙桑寺每年召开全镇移风易俗专题推进会,以镇党委名义在94个村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为了更好的宣讲政策,刘垒受街道安排,还门录制了《移风易俗倡议书》音频,通过各村大喇叭进行早中晚循环播放。
刘垒解释,大喇叭广播尽管传统土气,但效果更好。长年累月的农村生活,老村民养成了听喇叭广播的习惯。“就是要接地气,要跟老百姓聊天,济南话叫‘拉呱’,要有这种氛围老百姓才爱听。”
为了更好的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龙桑寺镇各村都通过召开支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设立征求意见箱等,广泛征求村民意见,讨论制定红白事简办标准,并分别由生产组长、党小组长,分头到每家每户宣传引导。
婚丧嫁娶都有硬杠杠 村民简办有底气
张彩忠是一位退休老教师,也是龙桑寺镇张老庄红白理事会成员,负责张罗村民红白喜事,备受村民尊重。
在龙桑寺镇,各村建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任会长,老党员、退休教师、家族理事长等为成员的红白理事会,为每一家丧事提供“报丧、待客、火化、仪式”等全过程的管理、“一条龙”服务,既让群众大操大办无机会,又让群众省心、省钱、又省力。
张彩忠说,各村在实际推行中,坚持“二个一”标准:执行时间统一,规定从2018年阴历正月初一开始,无论哪户办事,都按照新标准执行,不存在亲疏照顾不公平现象;抓住“第一例”这个关键点,村支部书记反复做家属思想工作,多次上门宣传镇党委政策和村里的标准,确保第一户执行到位,为今后工作铺好路。
记者了解到,龙桑寺镇党委根据走访调研实际情况,制定了统一的《丧事简办参照标准》和《红事简办参照标准》,缩减红白事特别是丧事办事程序,倡导文明简办。各村根据参照标准,制定了本村的红白事简办标准,经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使每家每户办红白事时有章可循。部分村还把丧事简办作为表彰奖惩的重要依据,对不按要求大操大办丧事的,红白理事会不去服务, 取消家庭及成员先进评选和福利慰问资格,真正让红白理事会工作有依据、有作为、有权威,村民红白事简办有底气。
各村还都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对彩礼标准、酒席数量、丧事时间等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建立起长效机制,杜绝出现反弹。加强丧葬活动管理,整治殡葬用品市场,落实惠民丧葬补贴政策,支持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积极推进节地生态安葬,支持农村建设养老幸福院。将移风易俗工作情况纳入村级年度考核,作为文明村评选推荐的重要依据,使推动移风易俗这项“软任务”变成“硬约束”。(据山东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