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发展没有项目一切都是空谈,没有项目就是最大危机。如今,这个意识已在经济开发区上下牢固树立起来。
在经济开发区,招商工作有三步曲:第一步协议签订,这之后对团队来说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第二步要完善审批手续、基础设施;第三步则要做好服务让项目企业有长远发展。“只有让项目发展起来了,才算招商工作完成了。”作为“双招双引”团队负责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马洪强如此说道。
2018年,我市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获批威海高端园区。借此机遇,经济开发区大力招引新能源汽车整车配套项目,惠田惠泓燃气发动机设备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在去年2月签订协议后,项目方来到我市,但对很多情况都不了解。为让他们留下,从工商注册到立项,再到环境评估等审批手续的办理,团队几乎全程代办。团队成员于龙笑着说:“项目方只需要安排一个人,带着公章及相关资料来就行。”
本以为事情会顺利进行,却不曾想立项时就遇到了“路障”。按当时规定,凡是制造汽车用零件的项目均需要到省发改委立项,可燃气发动机这一项却不在立项条款中。高达20亿元的项目投资,如果无法立项,损失可想而知。
为此,团队兵分两路,一路与市领导、省发改委汇报沟通,对接项目立项事宜;另一路则奔赴项目方,为企业量身定做立项倒排计划。
最终,项目顺利立项,于龙松了口气,可难题又接踵而至。
项目能耗超过5千吨标准煤,节能报告也要得到省发改委的批示。为尽可能缩短审批时间,于龙与项目方、中介方多次到济南主动汇报情况。回来之后,又根据要求再整改。“这期间数不清打了多少个电话。”于龙说。
天随人愿。惠田惠泓项目终于尘埃落定,在2018年3月按规划开工建设。
为不影响建设进度,负责配套建设的团队成员宋钦涛协调电力部门为惠田惠泓送上了2个月的临时电。在项目原规划的大门处,有一处高压电线杆,存在安全隐患,如不移除,工程无法推进。得知这一消息,宋钦涛赶忙协调电力部门移除事宜,从市到省到国家,一层层汇报对接,研究对策,最终高压电线杆被移至别处,项目建设得以顺利推进。
2018年底,惠田惠泓项目占地1.5万平方米的厂房主体完工,团队一行人的心才算真正落了地。
围绕“双招双引”工作,经济开发区全体干部敢于担当,善谋实干。“走出去”,每一位都是活名片和代言人;“请进来”,每一位都是“店小二”和“服务员”,一个招商引资的“强磁场”正在聚合。据统计,经济开发区两年共引进13个项目,涵盖工业、新能源、智能装备、高端人才创业多个领域,总投资额超4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