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意义:“五知堂”是清末民初兴建的大型民居,这组建筑融合了潮汕、客家和广府建筑的特点,是研究广州近代民居建筑史的实证。建筑布局是坐北向南,三路三进,三路之间用纵向长方形天井相隔。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只剩下一进和一门楼,附属建筑还能看到两座屋顶的原状。这种民居的硬山顶造型与广府不同,广府多为镬耳形和人字形,而潮汕多为茶杯耳形。还有在一附属建筑屋顶看到一条龙船脊具有客家民居的特点,即翘起的船头伸出山墙,屋面瓦有些已改为广府的辘筒瓦。目前,保留的建筑屋面已被改为广府直坡顶,但门楼的屋面还保留着完整的上宽下窄瓦垄的潮汕铺瓦法,而檐口却用客家特色的蝴蝶头收口。
提起张弼士,一般人或许不太熟悉,但是他所创办的张裕白兰地却是国人家喻户晓的百年民族名牌。张弼士生在广东,少年漂洋过海到印尼谋生,经过30年的耕耘,成为名扬四海的世界华侨首富,后来又回到祖国在广州等地开办实业,希望通过实业救国。鲜为人知的是,清末民初,张弼士出资在广州海珠区“客家井”建造了一座占地9000平方米的大宅“五知堂”,这座广州市中心罕见的民居,是研究广州近代民居建筑史的一宝。
家贫出洋 终“富可敌国”
张弼士字振勋,1841年出生在广东大埔,由于家境贫寒,少年时漂洋过海到印尼创业奋斗。据估计,经过30年奋斗,张弼士全部海外资产约合白银8000万两,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如此,称得上“富可敌国”。
在成为巨富的同时,由于华侨在海外备受欺凌,这深深激发了张弼士的爱国情怀,他希望能回到祖国发展实业,以富强祖国。直至清亡,张弼士在广东投资额累计高达近千万元,成为最大的华侨投资者。
当年大宅 今已成民房
位于河南的“五知堂”就是张弼士当年在广州置办的主要产业之一。沿着南田路新张里2号这个地址,记者在南田路附近反复寻觅,几经周折,在巷陌深处终于找到了这一片房屋。在一排不起眼的红砖平房背面,一个古朴的门楼令人眼前一亮,橘黄色硬山顶和上扬的龙船脊更是与众不同。
在院落居民的指点下,记者找到了70多岁的张广珠、张广田姐妹,两位老人是张弼士的曾孙,在香港出生的张广珠从7岁开始就没有离开过这个大院,见证了这里的风雨缥缈。“炮楼、西路都重建了,大门的石鼓、石狮也不见了”,张氏姐妹告诉记者,昔日“五知堂”的范围南至如今南田路,北至如今市5中,西至现在的药学院,东至客家井。
然而,在几十年间,占地9000多平方米的府邸不断萎缩,如今面积只剩下当年的不到一半,保存最为完整的就是府邸东南面的门楼,以及中路第二、第三进少量残墙瓦面,东路有部分残屋为张广珠姐妹兄弟居住,其余都改建成民房。
在老人指点下,记者从斑驳的墙身向上看,只见龙船脊上的灰塑,以及山墙上的图案,经过百年风雨仍旧十分清晰。最为特别的是,大屋墙身选用坚固致密的麻石和灰砂,十分坚固。这些砖沙均出自当年张弼士名下的佛山裕益砂砖公司,刻有“张振勋监制”印记。
去年8月,“五知堂”被公布为海珠区不可移动文物。
取名五知 纪念老父亲
张弼士在广州修建的府邸定名为“五知堂”,相传是纪念其父亲的“五知”典故。张弼士父亲张兰轩曾在山间小路上拾取一大包银子,守至日落时方见失主来寻。失主得知自己的银两失而复得,特给张兰轩赠金,并示意这一赠酬将无人知晓。张老先生拒不接受,并以“天知、地知、神知、鬼知、自己知”等五知作答,以表自己的操守。
但是,张弼士孙子张世昭向记者表示,民间传说的“五知”是误解,真正的“五知”指的是“仁、义、信、勇、谋”。文/记者廖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