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 > 正文
   

国内首个“药联体”成立 破解短缺药供应难题

2018-07-31 09:49:08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面临季节性“药荒”、白血病药巯嘌呤断货、阿托品和多巴胺断供、丝裂霉素和地高辛口服溶液缺货……近年来,部分临床药品不时被曝出短缺,成为医疗卫生领域的政策难题,药品供给保障问题引发多方关注。

  7月19日,在国家小品种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研讨会上,我国首个国家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联合体(以下简称“药联体”)成立。这一药联体将致力于缓解部分临床必需药品供应紧张或短缺的现象,探索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长效新机制。

  据悉,该“药联体”首批可保障供应57个小品种药(短缺药)品种,包括苯巴比妥、硫酸鱼精蛋白、异烟肼等知名药品,涉及心血管、消化代谢、血液类、抗感染类等十余个领域。其中,包括47个短缺药“139目录”(所谓“139目录”是指2017年原卫计委公布的,通过国家重点监测系统、列入短缺药品清单的139个)品种和10个省区域品种。

  “部分用量小、临床必需的短缺药品因为利润低、市场需求小,导致供应时断时续,甚至断供,成为不少临床医生和患者的痛点。药联体的建立,是通过政府和市场的联动、市场上下游产业链的联动,解决信息不对称,使得药品短缺能早发现、早预警、早预防。”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建明强调。

  “这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个好的组织联盟,解决了长期不能解决的短缺药问题。对今后及时收集信息,跟踪和监测药品短缺情况,指导短缺药的生产、销售、调整生产政策是一个前瞻性的、主动的、积极的措施。”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胡善联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首个药联体

  值得一提的是,该首个“药联体”由工业信息化部倡导,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支持,上海医药(23.380,0.18,0.78%)(港股02607)指导,上药信谊、浙江海正、常州亚邦、湖州展望药业等24家单位共同发起。

  未来在药联体内部,将通过供应链信息的沟通、配套能力的提升、申请专项基金、加强研发合作等多种工作机制,让短缺药的生产能落实信息共享、产业资源联动机制。

  其中,上游产业链努力保障小品种药原料和制剂持续供应,涉及企业也会及时反馈本企业可能影响药品稳定供应的经营活动信息(如停产、上游供应成本显著上涨)和企业经营活动中发现的药品短缺风险信息。

  药联体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联合体可以为药品保供提供更多的保障机制,成为政府和企业间的沟通平台,但同时保障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和细化,才有可能根本解决小品种药(短缺药)保供的问题。

  “今后要及时更新短缺药品的目录,有计划地提供信息公示,发动市场竞争作用、调节好供需平衡。”胡善联建议。

短缺药成因复杂

  短缺药已成为医疗领域绕不过的话题。“药荒”“低价死”现象频频发生,原因何在?

  “按道理药品不应该出现短缺的情况,实际上也没有出现大面积药品短缺。”去年6月2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专门针对短缺药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时任国家卫计委副主任曾益新指出药品短缺由生产性、政策性(扶持配套政策不完善)、机制性(采购使用低价药动力不足)及投机垄断性四个因素造成。

  在上海医药副总裁、上药信谊董事长顾浩亮看来:“短缺药的成因复杂,比如由于原料供应、定价机制、信息不畅等因素,临床必需产品供应紧张甚至短缺现象时有发生,给患者治疗带来了不便。由于对药物缺乏动态、长效、科学管理机制,短缺药的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会影响民生。”

  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赵志刚主任通过调查北京地区医疗机构短缺药品现状,发现药品短缺主要是由于短缺药品利润低或者使用量小,药企不愿意生产,流通企业不愿经营,再者中标的低价药品存在弃标情况,也造成药品的短缺。

  原国家卫计委药政司副司长张锋表示,容易短缺的药品供应往往缺乏市场弹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表现比较突出。

多重机制保障短缺药供应

  针对短缺药品供应问题,去年6月28日,原国家卫计委、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合理布局监测哨点,建立健全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制度,实施定点生产等重点任务措施。强调到2017年底,建立短缺药品信息收集和汇总分析机制,完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清单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监测预警机制和国家、省两级应对机制。到2020年,建立成熟稳定的短缺药品实时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体系,构建短缺药品信息收集、汇总分析、部门协调、分级应对、行业引导“五位一体”工作格局,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今年2月1日,工信部联合卫计委、发改委、食药监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的通知》,组织开展小品种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小品种药,并将通过招投标选择若干家企业定点生产,改为通过申报与审评选定“集中生产”与“生产基地建设”。预期到2020年,实现稳定供应100种小品种药。

  “定点生产能够有效地缓解燃眉之急,然而短缺药供给形成良性的动态循环,仍需借助市场调节的力量。”胡善联坦言。

  据原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短缺药品清单已经多达139个品种,其中112个品种的短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仍有27个品种的生产供应问题没有解决。

  此外,虽然短缺药品保障机制日趋完善,但具体政策落实到各地仍需时日,任重道远。专家指出,解决药品短缺问题,不仅要建立完善的供应保障机制,还要协调好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2018青岛马拉松10月开跑 约25000人参赛
下一篇:《感谢贫穷》全文来了
 
0
 
 
 
 
推荐资讯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增收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业 多点发力点亮绿色经济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观走访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
种下“牧草绿”,治愈“盐碱白”
种下“牧草绿”,治愈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