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在《爱弥儿》里讲到一段话:“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这段时间,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学习的关键在于兴趣、方法和习惯。乡村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相对来说会缺少父母对其兴趣的发掘和培养,缺少对个体成长的关注。我所教的孩子,他们最渴望和最缺的,就是开阔的眼界,是对世界的好奇心无法得到满足的遗憾。
如今,社会越来越关注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今年的全国两会,宁夏银川市二十一小学校长马恒燕代表就谈到了“‘互联网+’助大山里的贫困孩子享受公平教育”,利用“互联网+”的新途径将资源下沉,帮助更多大山里的孩子得到更优质的教育。处在这个教育鸿沟逐渐缩小的时代之中,我感受颇深。
以联财镇中心小学为例,如今学校里有两间计算机教室,实现了互联网100MB光纤接入,校园网络全覆盖,教师人手一台电脑。每个教室都配备了交互式一体机,学校也配备了录播教室。我们学校还可以和县域内其他学校进行互动教学,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老师和授课方式。
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热情尤其高涨,然而,如何利用好网络却出了问题。互联网知识内容丰富,但孩子们的自控力不足却是棘手而现实的问题。
学校里每周都有信息技术课,一到这天他们就特别兴奋。有次我与学生们交流:“你们看到计算机能想到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只有零星一两个学生举手,回答的也仅仅是知道一些常用的软件,而对于计算机如何运行的原理性知识并不了解,更别提人工智能等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了。
农村学生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与生活环境相关的知识,他们没有条件去科技馆、博物馆参观,也没有机会去学习芭蕾等艺术,甚至有的孩子都没有去过大一点儿的城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和想象力。
我曾在课堂上给他们放北大清华等高校的校园风景,学生们都兴奋坏了,他们说怎么能有这么美丽的大学!有个小姑娘平时挺害羞的,此刻站起来说道:“老师,我以后要去北京念大学。”其他孩子就哄地笑了起来,他们可能觉得北京还是很遥远的地方……我回到了家乡,但我希望孩子们能够飞到更远的地方去,见识更广袤的世界。
时代在发展,尤其近年来,我切身感受到乡村在不断振兴,很多过去较为贫困的村民带着孩子搬迁到了宁北的平原地区,路活了,思想也活了。我希望人们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乡村留守儿童,我对乡村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讲述人: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联财镇中心小学教师 胡义龙 )(记者 禹丽敏 采访整理)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