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良志建议,在医学教育中增加以临床研究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培养临床研究人才;增强医院和医生参加临床研究的动力和责任,将参加临床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纳入医院和医生考核指标;制定明确的法规,保护参与临床研究的患者的合法权益等。
在药审改革中,新药研发还需得到更多激励和保障。丁列明希望,优化遗传资源的审批流程,进一步提升新药审评审批速度。谢良志则希望,药审改革能解决新药批准上市后如何快速进入医保和医院的问题,激发药品创新的原动力。“进一步完善优化药品审评审批政策法规体系和人才团队,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想尽一切办法加快创新药物进入临床研究和上市。”他说。
孙咸泽认为,药审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卫健委、人社部等部门协同行动。这样才能推动新药及时进入临床用药目录、招标采购环节、医保报销范畴等,真正让百姓享受到改革的红利。(本报记者 陈海波 李笑萌 俞海萍)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