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不仅仅城市经济正在发生激烈变化,农村也是如此。随着城市资源不断流入农村,近年来农村也呈现了新景象: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较为普遍;农村家庭生猪散养急剧减少;乡村公路普遍硬化之后,小汽车正在加速进入农村;城市里的广场舞也在一些农村地区流行起来;养老院床铺供不应求;在偏远的云南山区,农民甚至也开始购买口粮,而不是种粮。同时,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开始转移到一些农村地区。
这些新变化也在数据中得到体现。在生产领域,近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的增速都在20%以上,2014年上半年达到3.8亿亩。农村的公路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农机化的水平稳步提升,2014年估计会达到62%。在生活消费领域,2014年农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速明显高于城镇居民,农村的信息化投资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注册在村镇的淘宝网店的数量也近年也在大幅增长。这些趋势未来还会持续,这是农村的新机会,也是中国的新机遇。
本专题汇集本报记者的回乡观察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部分征文文章。通过他们的观察,可以看到重新沸腾的乡村景象及其带来的巨大新需求。(谭翊飞)
核心提要
缺乏有效组织的小农们真的能在市场浪潮里牢牢把握并延续自己的新选择么?市场的波动会不会把农民们再次被抛入背井离乡的洪流?前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本报特约撰稿 朱战辉 武汉报道
1亩地=1000斤小麦。这是笔者家乡所在农村最新的土地转包行情。
多年来,外界都有一种共识:农业比较收益低,青壮年外出务工,田地因缺人耕种而大量抛荒,农业生产面临危机。但近年来农村发生的变化,与这种印象正在形成越来越奇特的反差。
这个春节,笔者在家乡农村看到,不仅村中留守的老人妇孺始终坚守着土地和农业,甚至青壮年也正在掀起一波返乡务农的浪潮,由此引发活跃的土地流转。土地变得金贵,甚至一地难求。
1亩地=1000斤小麦
曾几何时,农村改革将大量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投入到全国打工大潮中。笔者家乡也被卷入这一潮流中载沉载浮。每个年后,看得最多的是爷爷奶奶抱住嚎啕大哭的孙子孙女,与扛着行李的儿子儿媳挥手泪别的场景。
然而2005年前后,潮流渐渐逆转。村里有几户人家从外面学来了反季节大棚西瓜的种植技术,并试种成功,经过几年推广,打开了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销路。看到在家种地收入增长,纷纷有外出的人们返乡重操旧业。“种地收入不比打工差。”他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