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鉴于此,林茂华认为,服装质量问题的监管,不能仅仅依赖工商部门对于流通领域服装的抽查检验,应当积极构建供应商注册制度。“所谓供应商注册制度,其核心思想就是将纺织品所用到的化学品都纳入到监管范围内,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流入成品服装。”
实际上,国内已有这方面的尝试。
2008年,日本纤维产业联盟开始着手制定对特定偶氮染料的选定、限制方法,并于2010年8月正式向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国进出口商会提交了“纺织品不使用特定偶氮染料行业自律标准”,计划对输日纺织品进行特定偶氮染料检测。为避免因产品逐批检测增加出口企业成本,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日本纤维产业联盟经过两年多的磋商,最终建立了“白名单管理体系”。
按照其官方介绍:凡是承诺不使用“特定偶氮染料”,且样品检测合格的纺织企业,均可向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申请加入“白名单”;联合会专家审核合格、并授予企业白名单资质后,企业自身及其下游出口日本时,可免检特定偶氮染料。与此同时,白名单注册系统也是针对贸易的可溯源管理机制:上游染色企业和下游出口企业通过这套系统向采购商传递不使用特定偶氮染料承诺书和白名单资质代码,通过白名单资质代码在供应链中的传递,各个环节的供应商及采购商,都可以登录纺织品安全网对该代码的进行追溯查询,实现纺织产品的可溯源,从而确保每个交易环节的安全性。
截至目前,具备“白名单”资质的企业已达107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认为,白名单管理体系反映了市场对绿色纺织品的新要求,也体现了行业应尽的社会责任。“相关机构要提升纺织行业化学品的管控水平,进一步健全纺织品安全追溯平台,强化纺织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只有强化纺织品质量安全工作才能适应消费者不断提升的诉求。”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