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邢文云 王朝磊 刘艳娜 烟台报道
招远农商银行始终坚持立足城乡、服务三农,通过做好“整村授信”、支持“百姓创业”、践行“挎包精神”三大举措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普惠民生。
依托“整村授信”立好普惠金融“压舱石”
近年来,招远农商银行坚守服务“三农”的金融定位,深入推进服务乡村振兴,推动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该行依托“整村授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群众带来便利、快捷的金融服务。
毕郭镇位于招远市东南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镇,该镇一直大力发展苹果、花生产业,建立苹果市场、冷库、花生加工产业链。“我们不用去银行也可以贷款,现在这么方便了?”毕郭镇河西村张师傅的2万元贷款到账,心里特别高兴。
张师傅是毕郭镇河西村一名村民,由于苹果在冷库里,没办法第一时间出售。正值施肥的季节,手上资金短缺,心中焦急万分的他,想起来之前招远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来村里宣传时,说过他在农商行有笔家庭备用金,张师傅随机拨打了农商银行的电话,说明了情况,招远农商银行毕郭支行了解这一情况后,当即表示由于张师傅信誉良好,已经通过智慧营销系统,授信完成,可以直接通过手机银行发放。短短10分钟,贷款资金直接到了张师傅卡上,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招远农商银行一直以来坚持做好招远人民自己的银行的定位,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开展了“整村授信”信用工程。通过村庄农户清单,筛选出易授信客户进行批量授信,为招远老百姓准备了一个家庭备用金,随时需要随时取,随时不用随时还。截至4月末,该行累计整村授信村数量642个,其中线上整村授信数量333个;累计整村授信户数6195户,金额10862万元。
支持“百姓创业”争做实体经济“助推器”
秦先生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后从事化肥与种子零售生意。由于经营正值销售旺季,资金一时周转不过来。招远农商银行大秦家支行客户经理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与秦先生取得了联系,推荐他办理退伍军人创业贷,授信20万元,期限3年,还可以享受国家的退伍军人创业贷款政策,由国家全额贴息的贷款。
“还有这样的好事?”看着一脸疑惑的秦先生,客户经理耐心细致地为秦先生讲解,消除了他的疑惑,并用最快的速度为其办理,解决了秦先生的资金问题。“多亏了招远农商银行,这笔资金到位的真是太及时了。”秦先生高兴地说。
招远农商银行积极开展资金对接会,通过红马甲走访宣传国家补贴性贷款,用好退伍军人创业贷、创业担保贷等信贷产品,积极为商户送上流动资金,解决客户创业难,资金难的问题。截至4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达到85亿元,其中创业担保贷483户,余额11953.32万元;退役军人创业贷12笔,余额260万元。
弘扬“挎包精神”成为服务群众“暖手宝”
一个大挎包、一只铁算盘、一辆自行车,走遍村落街巷的老农信人形象深深印在如今的每个农商人心中,这其中蕴藏的“大挎包精神”也在不断指引着农商人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
5月初的一天,天上下着细雨,这天招远农商银行蚕庄支行发生了一件平凡且暖人的小事。上午10点多,一位大姐来到营业大厅内,据她所述,丈夫的银行卡忘记了密码,不知道还能不能正常支取,言语间,看得出大姐很是着急。
“您别着急,只要您丈夫本人持银行卡和身份证来,就可以重置密码。”蚕庄支行营业柜员刘艳娜安慰大姐说道。但是据这位侯大姐透露,她的丈夫因双腿残疾已瘫痪多年,她本人又在两个多月前摔跤,腿受了损伤,刚能下床行走,无法将她的丈夫背下楼,子女又都在外地打工。
听完侯大姐的一席话,刘艳娜和同事们当即决定为这位客户实行上门服务。为了帮助侯大姐的丈夫重置银行卡密码,刘艳娜和同事们甚至没顾上吃午饭,冒着细雨,就跟随侯大姐到了家中办理业务。大姐的丈夫被感动了,他用模糊地话音说:“同志,谢谢你们!你们的服务真是太周到了……”
时代变迁,曾经的挎包变成了公文包、曾经的铁算牌变成了计算器、曾经的自行车变成了汽车,但仍然不变的是农商人立足群众、服务群众的“挎包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