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讯(记者 时超)13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就中弘股份(000979)信息造假给予公开谴责。
公告称,1月2日,中弘股份向大公国际出具的《关于偿债资金的说明》载明,截至2018年1月2日中弘股份部分银行账户余额11.42亿元,可以足额覆盖“14中弘债”本息;并后附银行账户余额盖章扫描文件佐证。
然而,大公国际随后与主承销商广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沟通过程中却发现,中弘股份向广州证券提供的银行账户余额仅为6.22亿元,与向大公国际提供的银行账户余额信息明显矛盾。后经向中弘股份有关人员询问得知,其向大公国际及广州证券提供的银行账户余额信息均为不实信息。
大公国际称,鉴于以上事实,公司即刻启动不定期跟踪并于1月3日将中弘股份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由A+降至BBB-,认为中弘股份提供的偿债资金存疑,且未能提供其他偿债来源落实措施及资金归集安排,同时中弘股份控股股东持有其全部股份被司法冻结,对中弘股份可能获得的股东支持产生负面影响。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中弘股份于债券市场发行的包括“14中弘债”在内的多期债券,多委托大公国际就其主体及发行的多期债券进行评级,并出具了如实提供信息的《承诺函》。
不过,按照大公国际的此次公告,中弘股份不仅没有如实提供信息,还存在向投资者拖延披露信息的情况。
据悉,大公国际是于3日将《大公下调中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体信用等级至BBB-》发送至深圳证券交易所,后多次督促中弘股份将最新调级公告挂网,但中弘股份拖延至兑付日后1月6日方披露公告。
大公国际认为,中弘股份蓄意隐瞒账户余额信息,欲通过向大公国际提供虚假评级资料影响评级机构判断、骗取信用级别;同时,中弘股份拖延披露降级公告为蓄意行为,侵犯投资者知情权,以隐瞒真实信用级别、误导投资人,从而达到操控公众利益的目的。上述行为均违背了《证券法》等法规。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自2017年12月被爆出子公司债务利息违约以来,中弘股份资金链情况就一直受市场关注。中弘股份2017年三季报显示,截至2017年9月底其账面上的货币资金尚有48.52亿元,资产负债率72.21%,显示偿债能力尚可。不过,此次被大公国际指出隐瞒账户余额一事后,这一数据是否可信,成为部分投资者担心的焦点问题。
就此,经济导报记者14日联系中弘股份方面,但相关电话无人接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