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小东 上海报道
时隔七个多月,啤酒花(600090.SH)的重组方案落地,同济堂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同济堂医药”)拟61.27亿元借壳上市。由此,啤酒花这家老牌啤酒生产商变身为医药流通企业。
“本次重组有利于上市公司增强持续经营能力。”啤酒花4月18日公告称,公司旗下啤酒资产新疆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乌苏啤酒”)将卖给原实际控制人嘉士伯啤酒厂有限公司(下称“嘉士伯”)。
“嘉士伯集团的总体策略是,当获取控股权对集团本身及所控股业务都有利时,我们会选择获取控股权。”4月21日,嘉士伯中国企业事务部陆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此次关于乌苏啤酒的交易符合这一策略。
作为世界前五的酿酒集团之一,嘉士伯虽然总部远在丹麦哥本哈根,却控制着不少中国啤酒公司,如重庆啤酒(600132.SH)。其接手乌苏啤酒后,使得这块啤酒资产注入重庆啤酒的预期开始升温。
对此,嘉士伯方面不予置评。根据重庆啤酒公告,至少在6月17日前不会有注入的可能。
外资股东撤离同济堂
4月18日,啤酒花公布重组方案称,拟向实际控制人嘉士伯出售乌苏啤酒,并通过发行股份及现金支付的方式,以61.27亿元收购同济堂医药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由嘉士伯变更为张美华、李青夫妇。
值得注意的是,同济堂医药的股权结构进行了多次变更,多家PE参与分食借壳上市的盛宴。
早在2007年时,成立之初的同济堂医药仅有三位法人股东,分别是湖北同济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GPC MAURITIUS V LLC(下称“GPC”)、INDO-CHINA INVESTORS(下称“INDO-CHINA”),股权比例为66.67%、16.67%、16.66%。
2011年底,四家PE进入,股东数目增加为七个。2012年7月20日,股东变更为九个,同济堂投资持股59.46%,GPC、INDO-CHINA分别持有16.07%、16.06%。
2014年9月6日,啤酒花停牌。但此后,仍有多家PE进场。对此,同济堂总经理办公室未能回复记者的采访请求。
根据啤酒花公布的重组预案,2015年1月16日至今,同济堂医药的股东数目又变更为13个、15个、19个。在此过程中,公司原第三大股东INDO-CHINA转让股权撤出。4月18日,啤酒花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GPC持有的同济堂医药12.8582%股权。
至此,同济堂医药经过上述股权变更,多家PE实现入股,外资股东GPC、INDO-CHINA抽身撤离。
对于PE入股拟上市公司,这并不少见。在此过程中他们至少有两方面收益:一部分是并购平台最终被装入上市公司,PE机构实现退出的收益;还有一部分是PE机构等待上市公司完成收购后股价上升(一般情况下)溢价退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