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15年前,马云曾前往硅谷为他刚创办的阿里巴巴集团融资。虽然数额只有几百万美元,当时没有人愿意掏钱。但这一次,阿里巴巴寻求通过IPO筹集约210亿美元,有望创下美股新融资纪录。
“现在我回来了,就是要向你们多要点钱。”马云在演讲中开玩笑的自嘲引起笑声一片,却饱含了马云融资路上的艰辛,也带着如今中国互联网巨头应该有的骄傲。
“很喜欢腾讯的企业文化,我毕业后可能会选择去腾讯工作。”曾在腾讯有过实习经历的交大在读硕士生张毅(化名)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如今,他的很多IT专业同学在选择工作时会优先考虑BAT等国内IT巨头,“毕竟现在国内IT企业的发展势头那么好,发展空间也会更大”。
未来难分伯仲
在分析人士看来,高管离职,一因钱没给够,二因受委屈了。这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道理。
当年,外企高管薪水令国内企业望尘莫及,然而在经历多年经济增长后,中国薪酬大幅上涨,外企高管高薪的光环也逐渐黯淡,对人才吸引力下降。随着互联网浪潮来袭,美国硅谷崛起了谷歌、微软等科技公司。然而,国内备受诟病的网络管制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国内本土科技企业迅速崛起,逐步从跨国企业中脱颖而出,并成为优秀科技人才聚集地。
倍智人才副总裁沙添认为,张亚勤的跳槽,不能简单理解为外企与民企的区别,关键是“机会”。“机会的本质是企业是否走在这个时代的方向上,聪明的人会做聪明的选择。”在她看来,微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疲态,可能是促使张亚勤离职的原因。
这一点在许多应届生眼里似乎也是一样的。“包括我在内,找工作的时候不会太区分国内国外企业,现在国内的互联网软件企业发展还是很好的,BAT等都绝对算得上是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所以我们会将更多的考虑放在岗位的工作方向,比如测试、开发或项目方向,还有就是待遇。”目前在一家日本软件公司工作的白诚(化名)对记者说。
发展方向对于张亚勤这样级别的人物来说都非常重要,更何况年轻的IT人呢。但如果说国内IT企业已经在人才战中完全打败了国外巨头,那还为时过早。虽然微软暂时难创神话,但谷歌、IBM都还是后劲十足的。“谷歌如果抛来橄榄枝的话,我绝对会马上去的。”在英桥无线工作的王一(化名)告诉记者。
在王一看来,虽然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但从人性化及全球眼光来看,还是国外的企业有优势。
袁堂军也指出,虽然互联网应用在中国发展非常迅速,但在互联网核心技术等方面,中国的企业暂时还很难和国外巨头抗衡。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外IT企业之间的人才战还难分伯仲,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更多地应该是不骄不躁,完善自己。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