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犯罪分子紧跟社会热点,精心设计骗术,作案手段不断翻新。济南公安对全市电信诈骗案件受害人进行了电话回访,共分析梳理出16类80余种常见的诈骗类型。本报选登部分诈骗方式,希望广大居民能避免上当。
1.涉案类诈骗
骗子冒充“公、检、法、社保、医保”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来电任意显示功能,以涉嫌“洗钱、电话欠费等理由,要求事主将钱款转到骗子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
2.退税类诈骗
骗子冒充有关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或发短信联系事主,谎称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事主可享受购房、购车退税,并留下所谓“服务电话”,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诱导其到ATM机进行假退税真转账的操作。
3.救急类诈骗
骗子冒充当事人同学或亲属的领导、朋友等,打电话、发短信联系当事人,以“在外地发生车祸需花钱救人”“子女在外遭绑架需交钱赎人”等为名,通过银行转账方式骗取钱财。
4.“教育退费”类诈骗
这种诈骗一般在开学后实施,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多发于7-10月。骗子冒充教育、财政或劳动部门的工作人员,打着“发放扶贫助学金”等幌子,诱骗被害人到银行ATM机上按其指令操作,以此诈骗被害人银行卡内的资金。
5.虚假荐股类诈骗
骗子使用虚假网站、电话、短信,声称掌握股市内幕信息或庄家动态,可以推荐牛股。一旦股民相信并与之联系,再以佣金、服务费或加入学习班等方式,骗取股民资金。
6.消费类诈骗
在网上设置“钓鱼网站”,以“购物、购车票、购飞机票”等名义,用虚假网站及网页设置的银行链接图标,盗取网民的网银账号,骗取网民钱财。
7.QQ号类诈骗
骗子事先通过盗号软件和强制视频软件盗取QQ号码使用人的密码,并录制对方的视频影像,随后登录盗取的QQ号码与其好友聊天,并将所录制的QQ号码使用人视频播放给其好友观看,以骗其信任,最后以急需用钱为名向其好友借钱,从而诈骗钱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