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消息,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了上海消保委对市场上的主流品牌手机偷跑情况的检测报告,内容显示,大部分手机品牌都存在偷跑流量的情况。同时,存在预装软件数量多,难以卸载等问题。
对此,上海消保委已经提起公益诉讼,分别以广东欧珀(OPPO)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和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为被告,诉讼理由是这些手机厂商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偷跑流量,消费者每月要额外支付60多元
此次检测,消保委选出市场主流手机品牌海信、步步高、金立、小辣椒、三 星、华为、联想、索尼、诺基亚和苹果等10款作为样品,有5款为运营商的定制机,其中华为、索尼是中国移动的定制机,诺基亚、小辣椒是中国联通的定制机,海信是中国电信的定制机。放在同一环境中,在不人为开启任何第三方软件的待机状态下,每隔24小时记录手机的流量消耗情况。
在120小时的测试时间里,检测人员发现,即使是在待机状态下,竟然有多达9款手机都在开机注册入网及待机过程中“偷跑”了流量。其中,“偷跑”流量最多的是苹果手机,120小时内共“偷跑”了80MB(兆)流量。按照中国移动每110MB流量加油包收费15元的价格计算,消费者每5天被“偷”掉的流量,价值10.9元,消费者要为每个月“偷跑”的流量额外支付60多元。另外,中国移动定制的索尼、华为 和中国联通定制的小辣椒、诺基亚4款手机“偷跑”流量较为明显,分别为4113KB、1037KB、589KB、4281KB。
2.预装软件多,潜在威胁大
目前,消费者使用的智能手机里都会预装有不少的软件应用,其中一类是保证手机基本功能使用的应用程序,另一类是像QQ、天气、地图等商业软件等。
在测试的过程中,检测人员发现,在20款手机里预装软件最多的是OPPO手机,达到了71个,而最少的也有27个。同时,像苹果、金立和三星手机内置的预装软件根本卸载不了。另外,检测人员发现,部分手机的预装软件表面上看是被卸载,实际上仍占据着手机的部分存储空间,很难被物理删除。
根据相关人员的介绍,部分经销商通过在手机里预装一些软件,以此来收回成本进行获利,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威胁。比如说一些预装软件会暗自操控用户的手机,自动发短信、推送广告等,无形中给消费者带来经济上的损害。
上海消保委相关人员表示,市场上大部分手机在未经消费者许可的情况下进行预装软件,给消费者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上的损失,是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一种侵害。同时,在近三年的时间里,手机类消费投诉案件一直是商品类投诉的第一位。这次诉讼,将会更好的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同时对相关手机厂商起到警示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