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工业4.0系列策划
某个午夜时分的沉静被打破———远在欧洲的用户要买一台“中国制造”的洗衣机,随手在手机下单。几乎同一时间,这条订单信息被推送到洗衣机原材料供应商、组装制造部门、物流运输部门等生产链条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这并不是科幻电影或小说中的情形,而是发生在中国家电企业海尔“黑灯车间”的真实场景。
就在近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正式对外公布,提出了三个十年、三步走、跻身世界制造强国之列的目标。按照工信部部长苗圩的说法,德国政府率先提出的“工业4.0”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大体在一个时间段。具体到家电行业,企业从工业2.0发展到工业3.0,这一课要怎么补?有没有可能从工业2 .0跨越式发展到工业4.0?
本报将继续推出“工业4.0系列报道”,更多精彩请关注。
【行业看点】共同选择机器人
根据欧睿咨询预测,未来4年,全球家电行业产值将从现在的2240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2570亿美元。而增长的引擎就在亚洲,中国家用电器生产商将在这场变革中成为领军企业。
从销售业绩来看,中国家用电器企业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商。美的集团2014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欧元,比2009年增加一倍,利润达到15亿欧元。格力电器2014年销售收入200亿欧元,净利润更达到20亿欧元。再加上青岛海尔,中国三大家电企业销售额总共达到了520亿欧元。
不过,问题来了,中国家电企业要如何满足不断增长的销量?机器人成为它们的共同选择。“2015年是自动化生产的‘分水岭’。”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负责制造副总裁乌守保告诉南都记者,按照规划,2015年美的用于自动化的投资高达8亿~10亿元,而2012~2014年前三年总共也才投入了10亿元左右。
这些白花花的钞票主要烧在了购买设备上。以空调制造为例,“目前为止,美的家用空调投入使用六轴的机器人320个,其他四轴或者专机今年会再新增200台以上,这样累计算下来,这样简单的机器人替换就要花费4800万的费用。”乌守保对南都记者坦言,六轴机器人和四轴机器人都属于机械臂的一种,六轴机器人的价格普遍在10万元左右,四轴机器人的价格则在8万元左右。
除了购买机械臂和专机,美的还建设了顺德、南沙、芜湖3条智能化的组装流水线。业内透露,一般智能化组装流水线设备的采购单价比机械臂高出非常多,通常是在百万以上。另据了解,青岛海尔正大张旗鼓的建设互联工厂,未来还将投入巨资对所有既有工厂进行改在。而海信从日本进口了13台机器臂,每台就要40多万元,海信引进的近100台AGV小车则产自国内,10多万每台。
【焦点问题】机器人是否抢了工人饭碗?
传统的家电制造从原料到成品,需要经历搬运重物、冲压作业、空调面板喷粉等一系列高强度和高危工种的作业领域。而通过自动化升级改造,机器人能够替代一个工人一天搬运两三千台空调压缩机的高强度工作。
此前不久,南都记者在海信空调生产基地看到,排在6条运输线上的成品空调主机,各配有一台机器臂,将空调成品取下放到货架上。不过,人依然不可或缺。比如海信用于运输物料的AGV自动运输车仍需由工人无线操控。
“对于大部分正在发展和扩大规模的珠三角制造业企业来说,在人力不饱和的情况下,原先用于生产线上的工人正好可以转移到操控智能化工业系统流水线上。此外,自动化逐步改造之后,不仅现有员工的技能需要培训提升,再招工人的学历也必须达到大专以上,以此适应未来的自动化甚至智能化生产的工作。”珠三角一家家电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对南都记者这样说。
“在2011年,美的空调大概是500亿的营收规模,工人数量在50000以上;2014年总营收接近700亿,工人数量是26000人;而2018年美的将要实现应收1000亿,工人数量降至20000人的目标。”乌守保进一步举例说明,另据了解,格力电器的珠海工厂也使用了数十台机器人,工作人员从最初300多人减少到100多人,而生产效率却提升了20%。
【进阶路径】“工业4.0”向左走OR向右走
这是一个趋势,在走向“工业4.0”的路上,关于“实现智慧制造”的路径,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探索。青岛海尔波轮洗衣机总经理李洋就给南都记者分析“如果按照历史发展角度,我们一定先到3.0再到4.0,但这就失去了竞争力。事实是,我们有机会可以直接实现2.0到4.0的转型。转型中将产生出的新技术新标准,很有机会由中国制造业所掌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