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青岛市规划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青岛认定公布了文物保护单位515处(国家级18处、省级55处、市级85处、区市级357处)和历史优秀建筑206处。
老建筑牵线,更是促成多次中德民间和官方文化交流,为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我1976年出生,与曾外祖父整整相差100年。2010年,我来到青岛,与曾外祖父来到青岛的时间也整整相差100年。”对于这两个巧合,德国小伙丹尼尔认为,原因也许就藏在青岛的那些德式老建筑里。
100多年前,丹尼尔的曾外祖父里克尔特曾参与过不少如今知名青岛老建筑的建设。青岛,是丹尼尔从小就从父母口中听到的一个地方,这份对遥远城市的好奇和向往,直接影响了丹尼尔的职业选择。如今,丹尼尔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中德生态园工作、生活。作为中德生态园首期启动用地之一的幸福社区,正在打造绿色德式小镇。
老建筑为媒,不仅为民间交流搭起桥梁,也为地方政府间交流提供了平台:
两年前开始,青岛曾专门开展青岛德国档案调研工作,派人到德国联邦档案馆、军事档案馆和德国外交部档案馆进行查找,收集整理珍贵资料。
去年,青岛市当选为2015年“东亚文化之都”,在这一年代表中国文化与世界对话。系列活动中多个摄影展、画展中,都能见到青岛老建筑的独特身影,老建筑成为青岛对外文化交流的最佳载体之一。
老楼新生 见证城市发展
有专家认为,合理地开发利用,也是保护老建筑的方法之一。要“唤醒”老建筑,想办法让它们走出“深闺”,就要与新的城市风貌融合共生,在文化复兴里找到城市的精神归宿。
“铛、铛、铛……”9月29日上午10时,随着海关大钟敲响浑厚悠长的钟声,位于青岛市新疆路16号胶海关旧址的青岛海关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开放。胶海关旧址建成于1913年,是当时青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办公大楼,至今已逾百年。如今的青岛海关博物馆,则摇身一变,成为行业性专题博物馆,展陈图片上千幅、实物近500件、多媒体资料片12部、场景复原2处。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