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华 姜庆志
近年来,肥城市始终把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文化工程来抓,围绕中医药的宣传、普及、推广、应用做大文章,成立全省首个中医药协会,推进中医药协会实体化,依托计生协会组织网络优势,探索中医药服务新模式,让百姓实实在在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为中医药振兴发展贡献了“肥城模式”。
组织管理机制创新:
构建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网路
在肥城,全市14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高标准建设国医堂,鲜明的特色专科优势令人瞩目。
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氛围、完善的中药房设置和中医诊疗设备配置更令人叹服:中药饮片均在300种以上,全部提供煎药服务,均配置了针推治疗床、针灸器具、火罐、TDP神灯、电针仪、中药熏蒸等中医诊疗设备。
作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肥城市不仅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逐年增加财政投入,更聚焦阻碍中医药发展的管理体制和组织保障,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打通“任督二脉”。
2019年3月,全省首个政府办中医药协会在肥城创立。肥城市卫生健康局加挂市中医药管理局牌子,单独设置中医科,同时将市计划生育协会列为党群序列、参公管理,加挂市中医药协会牌子,正式组建市中医药协会,以群团组织推动工作开展,为肥城市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保障。
“中医药要宣传、普及、推广、应用,紧跟时代需求,蹚出自身特色路子。”肥城市卫生健康局负责人说。近年来,为营造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氛围,肥城紧抓国家振兴发展中医药的重大机遇,结合地方特色,推进中医药协会实体化,探索中医药服务新模式,为破解中医药的宣传、普及、推广、应用问题提供了借鉴。
“原来的计生网络横到边、纵到底,我们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就成功运用了计生网络的人员和畅通优势,覆盖城乡,四通八达。”肥城市中医药协会负责人介绍,成功嫁接计生网络,肥城建立了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网络。
肥城市中医药协会广泛发展市镇村计生协会工作人员、卫生健康工作者、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优秀人才和管理者为会员,发展从事中医药工作教育、科研机构和企业、社团为团体会员,现已发展会员3000名、团体会员20个、会员小组647个,实现组织网络全覆盖。
讲中医药文化,得有中医药队伍,更得有经费支持。肥城市从全市医疗卫生单位1000多名中医药工作人员中选拔出20名中医药专家,组建市中医药文化宣讲团,制定了经费补贴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市中医药文化宣讲团专家、工作人员以及来肥讲座的全国知名专家分别给予补助。常年开设“桃都晚霞公益大讲堂”,巡回城区24个社区和其他13个镇街社区,组织中医药知识专题讲座,制作发放群众读本6万余册。
“有网络来办,有资金来干。弘扬中医药文化,我们有底气!”来自肥城市中医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宣讲团员说。
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中医药“六进”到百姓身边
2019年3月13日,肥城市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宣传车”驶进桃园镇、新城街道河西社区,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专家义诊活动,拉开了中医药文化宣传月活动的序幕。
“这个宣传活动对每个市民的身体健康有好处,季节养生、时辰养生、体质养生、冬病夏治到底怎么回事,原来不懂的现在懂了。”退休教师李老师说,原来感觉中医文化非常遥远,通过这次展示,他感觉到,中医文化就在老百姓的身边。
这是肥城市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敬老院、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六进”工程的一个缩影。
自2019年以来,肥城市卫生健康局以“六进”工程为抓手,以肥城市中医医院为龙头,以中医药文化宣讲团为骨干,同时邀请全国知名中医药专家,在肥城城区、14个乡镇,铺展开了宣传、普及、推广、应用中医药的宏大画卷。
2019年6月16日,由肥城市卫生健康局主办,肥城市中医医院承办的“首都名医桃乡行”活动正式启动。
仅仅一年多时间里,由肥城市中医药协会牵头,接连举办35场大型讲座、30场赶大集活动,为肥城百姓宣传、普及、推广中医药文化,听课群众8000人次,义诊近2000人次;进5家敬老院和康养中心为500名老人开展“中医温暖夕阳红”服务活动;进老年大学每周举办一场中医养生保健及疾病预防治疗讲座;进校园为2000多名师生普及中医药文化,提升青少年文化自信与健康素养。“六进”活动以来共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光盘2000套,香囊4000个。
一年多来,群众的广泛参与,激发了群众对中医药的浓厚兴趣,使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由“半信半疑”,转变为主动“学中医药”“信中医药”,在日常的健康保健、慢病的自我管理过程中“用中医药”。
肥城市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体质辨识和保健指导,为3岁内儿童按照月龄提供6次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实施了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中医药服务已融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中,让百姓体会到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从孕产期到幼儿,从中老年人健康养生到给予生命健康观的治疗,当地百姓真正体会和享受到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服务。
肥城市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服务的龙头基地,泰安市首批三甲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服务实现全覆盖,目前设有12个中医综合治疗室,1个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14类73个品种的中医诊疗设备,60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制定了53个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37个临床路径应用于临床。全市426个村卫生室,386个能够运用中医药技术开展常见病、慢性病的诊治,占比达到91%;2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配备了中医执业医师,配置中药饮片和中医诊疗设备。
大力推进医共体建设,分别选派科主任、技术骨干到5处镇街卫生院担任业务院长,开设联合病房,组建专科团队,通过定期坐诊、远程诊疗、接受转诊等形式帮扶基层医疗机构。
疫情期间,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特点,肥城市中医医院制定7个防治新冠肺炎协定处方,为检测点值守人员、密接人员等免费熬制中药汤剂,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及辨证施治的优势,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中医力量……
在安驾庄镇卫生院,自清至今已历7代,有300年历史的“梁氏正骨”传人梁华兴主治医师,正在为泰安的骨折患者治疗。他采用以传统手法整复为主,小夹板固定为辅,外贴膏药与内服药物配合的方法治疗各种骨伤骨病,接诊范围辐射泰安市及周边县市区,甚至云南、贵州、四川、东三省等地亦有患者慕名前来就诊,梁氏膏药也远销全国各地。
树中医药文化宣传特色品牌:
“三名”战略造福桃乡
今年11月7日,肥城市中医医院第四届膏方节盛大开幕。市民们排起长队积极体验,感受中医药健康文化的魅力,享受实实在在的健康“福利”。
不仅有膏方节展示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还有定期举行的专题讲座、公益讲座。在浓厚社会舆论中,肥城市卫生健康局努力营造更加适宜的中医药发展氛围——
在电台电视台开办《健康肥城》《健康养生》等栏目和专题,已播发中医药知识57期;利用健康肥城微信公众号、健康肥城今日头条政务号、澎湃新闻健康肥城客户端等自媒体矩阵,设立中医健康课堂,开通联通客户“e信”短信业务,定期推送中医药科普知识,已累计推送1200余条。
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打造了3—4个“宣传、普及、推广、应用”示范点。利用人口学校、国医讲堂、文化广场、宣传一条街等阵地,将中医药文化宣传融入到城市社区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中,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宣传示范基地。
大力实施名医、名科、名院“三名”战略,铸造特色品牌,努力形成中医药良好的辐射带动效应。目前共有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 建设单位1个;省级重点专科1个,建设单位1个;泰安市级重点专科7个。
市级中医专科品牌:肥城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创建为全国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山东省重点中医专科和山东省中医药特色专科;针灸科创建为全国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专科;耳鼻喉科是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60个品种自制制剂获得省药监局批准;梁氏接骨膏药、伤骨再生胶囊在国内具有较高声誉;胃舒宝胶囊已通过山东省科技厅成果鉴定,疗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基层中医特色品牌:已建设省级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市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乡镇3个,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32个。以中医骨伤诊治著称的安驾庄卫生院加挂“肥城骨科医院”牌子,梁氏骨科品牌进一步发扬光大。
中医药“名医”品牌:启动了全市中青年临床名中医培养工程,通过师从名医、高层培训、上挂锻炼,培养造就出一大批中青年中医名医。紧紧围绕梁氏骨科、针推等名医品牌的“薪火传承”,建成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2个,培养山东基层名中医2名、泰安市基层优秀中医6名、泰山医学家1人。
“小城市亦有名中医。”在肥城市努力营造的中医药浓厚氛围中,越来越多的中医药人才,中医药特色品牌正在形成和凸显,为百姓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