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之年的张艺谋去年凭借《满江红》和《坚如磐石》分别夺得春节档和国庆档的票房冠军后,今年春节他又推出了电影新作《第二十条》。身先士卒为电影做宣传的他表示,求新求变是自己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
电影主题跟百姓息息相关
现实主义题材是张艺谋一直以来情有独钟的,他在1992年拍摄的《秋菊打官司》和1999年拍摄的《一个都不能少》就是这样的佳作。
“我拍的电影中主人公都有一根筋的特点,性格上有点轴,很像陕西人的性格。”张艺谋认为,正是这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固执和坚持,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性和心理冲击力,故事就会有意思。
《第二十条》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这两部作品的风格。影片名取自《刑法》第二十条规定,聚焦“正当防卫”这一热议法条,讲述了基层青年检察官韩明(雷佳音 饰)、吕玲玲(高叶 饰)顶住重重阻力,追根溯源还原案件真相,只为守护公平正义底线的故事。
在张艺谋看来,作为国内第一部以“正当防卫”为题材的影片,故事涉及的公平正义,跟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文化传承的深厚底蕴,让每个中国人的本性中有追求公平公正的朴素认知”。正如片中一句台词说的,“我们判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而这正是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
用喜剧形式包装严肃话题
《第二十条》里张艺谋尝试将喜剧与严肃的法律议题结合起来,他说:“一方面是因为春节档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创新出有一定风格化的东西。我想让观众的情绪像坐过山车一样来回起伏,再代入现实主义,让大家能共情。”
之所以这样做,源自张艺谋在艺术表达上的创新精神。虽然《第二十条》涉及凶杀、打架、跳楼等案件,但观众看片时却也有笑出声的时刻。其中有一场戏,韩明约同事、前女友吕玲玲在一家体验室谈话,韩明戴上眼部按摩仪躺在椅子上,看不见对方。碰巧妻子李茂娟看到了他们的举动,误以为两人旧情未了,趁着吕玲玲中间出去接电话,自己偷偷躺在丈夫身边,于是上演了一场让人捧腹的对话。
至于创新的成败,张艺谋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创新是很冒险的,要想不断地创新,最大问题是不能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不能做过多的自我人设。我的电影风格五花八门,这可能也是我的天性使然。”
“讲好中国故事”是心中梦想
张艺谋笑称,自己是天生的“劳碌命”,就是喜欢不停地工作。“如果几天没有事做,就会觉得于心不安。”
他至今依然珍藏着年轻时买的第一台海鸥牌照相机,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他在咸阳国棉八厂当工人时省吃俭用花了180多元买来的。为了拍出好照片,他曾十几次徒步上华山拍摄取景。直到现在,这台相机依然被张艺谋在重要时刻拿出来招待朋友,比如在《满江红》的编剧陈宇生日时,他特意用这台老相机为他拍照留念。
几十年来,张艺谋在艺术的道路上创新求变。为了保持健康的身体,他每天只吃一顿饭,快走五公里,风雨无阻,他旺盛的精力让很多青年演员都自叹不如。“当导演,我是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张艺谋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虽然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繁荣,但张艺谋依然有着清醒的认识,“我们的电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还是不够的,这跟我们大国的身份不太匹配。相比‘讲出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更难。通过电影的方式,让世界看到中国人是什么样子,是我心中的梦想。”张艺谋说,“拍一部好电影很难,我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得好一点,中国电影整体就会好一点。”
王金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