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李爱萍,高密市朝阳街道朝阳中学教师。先后获得高密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能手、高密市政府成果奖一等奖、高密市特色课堂骨干教师、高密市骨干系列教学能手、潍坊市立德树人标兵、山东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担任初三毕业班备课组长,多次举行市县公开课。
人物格言:
坚信只有爱才能赢得爱,将爱传递给每一位孩子,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被爱的幸福并懂得如何去爱。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为了育人,而不是造物。
爱老师,爱“道法”
有一句至理名言叫“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因为喜欢老师、相信老师,而喜欢学习这一学科的内容。
李爱萍刚开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因为没有教学经验,只凭着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忱,遇到调皮捣蛋的学生,有时候控制不好情绪,就很容易在课堂上发脾气。慢慢地,她发现用“严师”对待学生,只能让他们慑于老师的威严,但却让学生对她和“道法”课程都产生了抵触心理。后来,通过和同事们互相交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教学经验,李爱萍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她开始尝试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领悟道理,在情感交流的理解中获得心理平衡。从此,李爱萍的课堂不再严肃紧张,调皮捣蛋的孩子在她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课堂上也慢慢被带动情绪,开始认真思考、认真学习。
在对学生管理上,李爱萍认为,一个班级,学生很多,基础不同,素质也不同,作为一位老师必须对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公允之心。对待一些容易学习上出现问题、同学间出现矛盾的学生,李爱萍首先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的行为原因,然后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和他们做知心朋友,化解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各种矛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心情愉悦地坐在教室里安心学习。
李爱萍把自己的心血无私地奉献给了钟爱的教育事业,她经常把自己外出授课所得到的奖金全部资助给生活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她经常在课下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心声,征求学生对课堂的建议或要求;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她耐心解答、正确教育引导,鼓励学生珍惜求学时光、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种种努力,让她获得了成长,也让孩子们更加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义。
爱课堂 爱学习
“身正是范”,要求学生做到,自己先要做到。
李爱萍认为,学生是老师的影子,每天都有无数双稚嫩眼睛看着、学习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作为一名老师,要时刻做到谨言慎行,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首先做到。她承担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合作,学会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都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是分不开。因此,李爱萍时刻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对自己的“道法”课堂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教学时能生动风趣、触类旁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课余时间,经常阅读报纸,关注实事,学习学科核心刊物,时刻充实自己、补充自己,让“道法”课堂案例新颖、与时俱进。
讲到《生活中有是非善恶》一课时,李爱萍用社会热点真人版的“扶不扶”导入新课,就“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处理”让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说:小伙子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我们的传统美德,应该学习;有的学生认为:小伙子傻,差点被人讹了,这种现象时有发生,不能扶;还有学生认为:讹人现象确实存在,但这是少数的,不能因为少数的问题,我们就抛弃了传统的美德。学生们在积极讨论和激烈的争辩中达成共识,价值观得到提升。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李爱萍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承载着育人使命。她在教学中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努力让课堂上大写的“人”多一些再多一些。
#城市情报员第三期#
来源:今日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