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先后实施了“教师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教师代表性成果培育工程”“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教师从教凝心工程”和“一德四能考核评价改革工程”等系列人才工程,着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优质教师队伍,在建立比较完善的教师教学发展工作机制和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一是实施“教师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制定《教师竞聘实施方案》,明确竞聘条件、程序和要求。通过教研室初赛、二级学院复赛、学校决赛,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公开课竞讲。根据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内容、方法和效果,结合师德师风、教学业绩和科研水平评价,教师通过竞聘分为A、B、C三个档级。对竞聘为A档级和B档级的教师,在原按职称确定职级薪酬的基础上,增加竞聘档级工资,每月分别增加4000元和2000元档级补贴,实现优教优酬,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同时,实行“一年一聘”,完善聘期考核内容,包括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31个观测点,分档级明确聘期工作任务和目标,实现权责统一,进一步激发教师教学活力。
二是实施“教师代表性成果培育工程”。
制定《代表性成果认定及奖励办法》,引导教师根据自身实际规划职业发展方向,对教师进行分类评价,鼓励教师多元发展,多出原创性、代表性成果。学校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竞赛、教材编著、论文发表、教科研立项、教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方面均纳入代表性成果范畴。对获评代表性成果认定的教师给予奖励,对获批立项项目的教师给予配套经费支持。经过培育和建设,建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精品课程43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承担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2项;获国家和山东省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成果奖39项。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65项,厅局级科研课题264项;获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334项;授权专利176项。
三是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
制定《高层人才引进规定》,年度预算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经费,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对象主要有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优秀青年教师,引进政策包括薪资待遇、住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家属安置等方面。对高水平高层次人才,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议”的原则确定相关待遇。目前,教师队伍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建成省级教学团队4个,获批省级青年创新人才引育团队1个。同时,学校建立“人才智库”,聘请行业、企业领军人物担任智库专家,为学校重大事项提供决策咨询,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专业指导,并积极开展项目研究合作、联合技术攻关,实现借智发展。
四是实施“教师从教凝心工程”。
为稳定教师队伍,吸引、留住更多优秀教师安心从事民办教育事业,学校在持续提高教师薪酬待遇的基础上,积极采取系列措施解决教职工的住房、子女上学、退休保障等方面的问题。现已投入6000余万元,建成教职工住房200余套,规划投入1.5亿元再建3栋教职工住宅楼,解决教职工的住房问题,确保教师住有所居。教职工子女到我校附属中小学上学,学校给予减免学费,解决教职工子女的上学问题,确保教师子女幼有所教。学校进一步增加投入,参照事业单位标准为教职工办理社会保险,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确保教师老有所养。
五是实施“一德四能考核评价改革工程”。
为深化教师考核评价改革,学校着眼民办高校实际,坚持以师德为先,综合考察教师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专业发展能力,把师德评价作为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定向器”,把业绩评价作为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加速器”,把价值导向作为提升教师科学研究能力的“倍增器”,把成果应用作为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转换器”,把职业规划作为保障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孵化器”,形成考核内容系统化、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时间全程化、考核形式常态化的考核评价制度体系。2017年,学校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首批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
日前,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首次正式发布“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其中,“民办及独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19正式版)前20中,山东协和学院位居第二。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指标包括“教师团队”“教材项目”“教改项目”“教学论文”“教学成果奖”“教师培训基地”六个维度和“教师教学竞赛”特别维度,共计7个一级指标,38个二级指标和52个三级指标,全方位反映了我国高校近30年来教师教学发展现状和生态。此次有387所民办及独立学院进入“民办及独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榜单”,占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总数419所的9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