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对于平阴一中高考生孙昊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他从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刘新春教授手中接过录取通知书时,他知道,科学家之路在他面前展开了。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高考中,孙昊以718分的高考成绩被该大学物理专业录取。刘新春教授说,录取孙昊,绝不仅仅因为他高考成绩好,他对科学葆有浓厚的兴趣,相信他能静下心成长为一名顶尖科学家。
他的课堂:学霸,上课从不记笔记
7月14日,18岁的孙昊与妈妈孙久华接过墨迹未干的大红色录取通知书时,从容中带着微笑。718分的全省理科最高分,于他而言,录取早已无悬念。这位学霸的高考分数,语文136分,数学149分,英语142分,理综291分,一共扣掉32分。
“缺哪补哪。”孙昊用一个词概括了他的学习经验,除了听过几次奥赛讲座,孙昊并没有刻意报考任何辅导班,甚至课堂上从不记笔记。孙昊说,这样的确会遗漏某些知识点,但多练习就不会漏下了,熟练度很重要,不过掌握知识点还是要靠思考,把握知识体系间的联系。
他说,这些题有的“真做”,有的“假做”,所谓“假做”就是深入地考虑下,这个题在考察什么样的能力,这对思维方式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孙昊说,他会把考试、竞赛当做一个项目来完成,围绕最终的任务,他需要做什么、看什么书、与什么人交流,要规划好。有规划地做事,这是父母带给他的好习惯之一。
他的家庭:“父母给了我发现自己的机会”
妈妈孙久华是平阴一中的一名政治老师,父亲是一名普通工人。与许多高中老师一样,妈妈早出晚归,对于儿子“并不操心”。
“他自主自立意识很强。”孙久华说,如果说培养,那就是给他了读书的氛围。她说,孙昊认字挺早,两岁多,就在家与妈妈比赛认字,家里的老人会让他帮着读说明书,这让孙昊很高兴,也因此更喜欢读书。
孙久华喜欢买书,孙昊就读妈妈的书,科幻、科普、哲学及历史,他无所不读。暑假中,娘俩经常在书店,一呆就是一天。孙昊说,科幻小说《三体》是一本对他颇有影响的书,书中写出了极端状态下,对科学、自然和人性的思考。书,让孙昊发现了科学之美。
孙昊认为:“父母培养了我获取新知识、有自制力和做规划的习惯,他们鼓励我去尝试,帮助我获得需要的书和信息,给了我发现自己的机会,并没有用心中好孩子的标准塑造我。”
他的梦想:要当科学家,研究粒子物理
高考成绩尚未出炉时,几所顶尖大学就已经开始了围绕着他的“争夺暗战”。其中,两所顶尖大学同时邀请他入管理学院,学习金融与管理,以后跨入收入丰厚的行业。孙昊并不动心,因为成为一名物理学家是他从初中就建立的梦想。
“物理,接近事物的本质,本质的东西非常美。”孙昊说,初三的时候,偶然看到新闻上对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报道,他开始查阅资料,看关于物理的书,越来越感觉物理学的美妙,“我想去深入地探索物质的本质。”他说。
要成为科学家,孙昊还要经过至少十年的学生生涯。虽然对国科大学生学习的艰苦,孙昊也有耳闻,并已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他笑言,“但不知道有没有用。”
“科学转化为技术的路非常远,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有一种使命感,人类需要科学,而我恰好又愿意去做、有能力去做,就是这样。”这位18岁的男孩说,眼中光彩闪烁。
国科大:“我们录取他,绝不仅仅因为他成绩高”
今年五月,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结束,孙昊取得了济南市第一名。那时,就有大学来“接洽”了。高考成绩一公布,几家顶尖大学在平阴“安营扎寨”,试图说服他报考。不过,孙昊最终还是选择了最接近科学家梦想的国科大物理学专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