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招考办副主任张伟兵说,实行知分填报志愿,考生“知己”不“知彼”,并不一定能避免志愿填报的盲目性。考生获知高考成绩后,除了分数特别高的一些考生,多数考生由于不知道其他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也难以估计自己能否被相应的高校录取,比较容易形成扎堆报考的现象以及因此落档的可能。
对于高校而言,平行志愿让学生更加“扁平化”,牺牲了高校学生的“多样性”。华东理工大学招生办主任项延训介绍说,
现在全国都在逐渐过渡到平行志愿,填报的模式也以考后知分填报为主。然而以我们搞招生的同行眼光来看,分数出来再填志愿“太白了”、招到的学生可能分数上下不超过几分,对考生来说,反而减少了以较低分数博进更好学校的机会。
“一档一投”旧模式,期待更大“破冰”
填报志愿的政策变化让一些考生和家长来不及消化,也会产生一些困惑。
“往年我们参照的都是学校的分数,现在还必须要参考自己在全省的位次,会出现什么样的波动和变化我们都不知道,很困惑。今年一些学校录取成绩可能趋于扁平化,也可能211、985的学校成绩会上扬,虽然5个平行志愿,但还有一些想去的学校不能报,而且在报名的学校里还有专业的选择,也要填服从,不然怕失档,但填了服从又怕去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很矛盾。”铁岭市学生家长张先生说。
事实上,在当前以指标计划为主导的高校录取模式下,考生仍然存在着录取风险,如何在自己的志愿理想与现行招生制度中取得平衡,降低风险,是每个考生面临的问题。
辽宁省实验中学教务处主任张立功说,平行录取情况下,一次投档,考生选择各个学校要有一定的梯度,梯度尽量稍微大一些,不要完全按去年的最低分数线确定自己心怡的学校。
“专业服从我认为应该是必须的,如果专业不服从,那可能在你选择的专业都已经录完了,那你可能因此而退档,这个时候学校选择的机会就少了。”他说。
广州市招办主任林洽生说,广东第一组志愿从三个增加到五个,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同时风险也在增大,填报时可以冲得更高,但到第二志愿组录取,可能只剩少数没录完的专业了。
无论是以前的顺序志愿,还是当前的平行志愿,都没有突破“一档一投”的实质。专家认为,高考录取“一档一投”模式一天不被打破,考生和高校就会一直处于被动局面。要解决这一难题,今后“打破批次,一档多投”是改革趋势。教育部已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省份探索“一档多投”录取模式,依据考生志愿将档案同时投放多所高校,增加高校和考生双向选择机会。
目前福建已经在个别高校开始“一档多投”试点,而首批实施高考改革的浙江省也在方案中提出“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学校”志愿,按专业平行投档”的模式,与“一档多投”有一定的相似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