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晓妮 李檬
中小幼教师队伍
均“女多男少”
“孩子从上学就没遇到过男老师,能遇到你真是太好了!”家长们这种带着无奈的庆幸话语,烟台市芝罘区潇翔小学体育老师迟文健已听过很多次。最近,他5岁的儿子也快入学了,他开始和其他家长一样担忧:“男老师实在太少了!”
目前潇翔小学在职教师共50人,男性教师6人,分布在计算机、书法、体育、总务几个部门。作为学校最年轻男老师的迟文健,如今也已进入了而立之年,这意味着学校已经10多年没有进过男教师了。“所有的主课教学和班主任全部是女老师,现在迫切需要男老师来承担更多教育职责。”潇翔小学校长曹瑞敏说。
根据烟台市教育局提供的一份数据统计,全市从事幼儿教育的共有10919人,女性为10657人,占比约97%;从事小学教育的共有18610人,女性为11834人,占比约64%;从事中学教育的共有29484人,女性为17609人,占比约60%。
“中小学教师比例看似稳妥,实则存在隐忧。”烟台市教育局政工科科长熊辉表示,以初中为例,将教师男女比例以五岁为一个年龄段进行划分,34岁以下女性占比将近80%,45岁至54岁女性占比为50%左右,“当老教师退休之后,教师性别比失衡问题将愈发严重。”
“男女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仅由女性进行教育,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培养。”曹瑞敏认为,男性具有坚毅果敢、理性逻辑、勇于创新等特点,有别于女性的阴柔、感性和循规蹈矩。“小学生模仿力强,处于人格培育关键时期,在一个主课教师全部为女性的教育环境下,难以培养男子汉性格。”
男性社会期待是限制因素
性别比失衡,从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便开始了。“在鲁东大学的心理教育系,一个70人的班级里,男生只有6人。”曹瑞敏回忆,“去年6月,我去蓬莱师范举办讲座,台下的男生屈指可数。”
曹瑞敏认为,男生不愿报考师范院校,与男性的社会期待有关。“自古就有‘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说法,男性的社会角色意味着更多的家庭责任和社会义务。教师这一行业不能带来男性所追求的社会地位和丰厚待遇。”
因此,即使进入师范院校的男生,在毕业时也往往选择转行。迟文健便是其中之一。
2005年,刚从鲁东大学篮球专业毕业时,本是师范生的迟文健并未选择从教,而是像多数热血青年一样进了企业,期望一展抱负。这一年,凭着过硬的能力和对工作的激情,他在海尔工贸莱阳办事处干得风生水起。“算上平时的补贴,一个月能领到3000元,这在当时不算低,除去日常开销,每个月能有两千元的结余。”
但是,迟文健最终选择了“回归”。2006年,为了能和女友在一个城市工作,迟文健参加了严格的教师招聘考试,最终脱颖而出。第一个月,他只拿到了1400元工资。
9年后,迟文健依然与新晋教师一样属于初级教师,“受制于一些量化积分,评职称挺难的”。由于教师工资与职称挂钩,他的月收入仍不到3000元,而和他同时进入海尔的几位同事则已月收入过万元。
“上有老下有小,每月还要还房贷。”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迟文健多少有些苦恼与自责,他直言,不会让儿子再当教师,“我不希望自己的困扰在孩子身上延续”。
招考制度开始调整
烟台市芝罘区提供了一份2010年—2014年的中小学教师招考情况,主学科招考教师总数5年依次为82、85、73、81、67,男生所占比例为7.3%、11.8%、5.5%、29.6%、40.3%。
为何2013年开始男生比例出现大幅度提升?芝罘区教体局政工科科长曾成君告诉记者,从2013年开始,区组织部开始招聘教育管理者,“教育管理者有一定的应聘条件,除了承担教学任务外,还有相应的行政职责,考取这一职位的多以男生为主。”
不难看出,男性的职业选择更注重前景发展。“选聘的管理者中已经有6人被抽调到其他局,即便如此,这种方式也对教师性别失衡问题起到了缓解效用。”曾成君说。
但是在就业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很多人对教师这一行业也有着可望而不可及的心态,“我的男同学虽然已经研究生毕业了,但经过教师招聘考试之后依然无奈落榜,最后临时起意才转行。”迟文健说。
教师招聘一般由人事局统一组织,经过笔试、面试最终将教师分配给各学校。“先笔试后面试的招聘方式对女性更有优势。”熊辉认为,教育行业有其特殊性,对于教师招聘,教育局和学校也应拥有发言权,“学校更清楚教育需要什么样的老师,参照外地做法将面试前置,相关部门进行严格监督,会让更多男性有充分的表达机会。”
由于从师范类学校开始便存在男女性别失衡问题,曹瑞敏建议放宽教师招考范围,“对教师行业实行宽进严考核,教师资格证可以在职考取,加大综合类院校的宣传,网罗社会英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