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雷珂馨)北京时间10月23日,特斯拉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其营收虽创历史新高,但盈利表现不及预期。报告期内,特斯拉总营收约为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汽车交付量以及能源业务创纪录的表现。然而,其净利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为17.7亿美元,同比下滑29%,未能达到市场预期。
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在财报中将“AI技术、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以及人形机器人”列为推动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中,迭代速度不断加快的完全自动驾驶(FSD)系统,以及逐步迈向商业化落地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被业界视为特斯拉未来业绩能够实现超预期增长的关键。
汽车和储能业务稳步增长
从业务构成拆分来看,特斯拉的汽车业务依旧是其营收的核心支柱。在第三季度,特斯拉汽车业务实现营收212亿美元,同比增长6%,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创下历史新高的汽车销量。
特斯拉汽车业务的毛利率(未将监管积分收入纳入计算)为15.4%,低于分析师此前预期的16.3%。特斯拉将此次利润下滑归因于电动汽车售价的下调以及运营成本的显著攀升。而运营成本的增加,主要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投入以及“其他研发项目”的持续推进密切相关。
特斯拉公布的第三季度交付数据显示,该季度全球范围内纯电动车产量约达44.7万辆,交付量达49.7万辆。在中国市场方面,上海超级工厂9月交付量突破9万辆大关,中国市场整体销量超过7.1万辆,环比增幅达25%。第三季度,中国市场销量接近17万辆,环比增长31%。
特斯拉方面表示,Cybercab无人驾驶出租车、特斯拉半挂式电动卡车(Tesla Semi)以及储能系统Megapack 3均按照既定计划,将于2026年正式启动量产工作。与此同时,Optimus人形机器人首代生产线也正在进行安装部署,为后续的规模化生产做好准备。
特斯拉能源发电与储能业务在第三季度表现亮眼,营收同比增长44%,达到34.2亿美元,成为特斯拉旗下增长最为迅猛的板块,该业务主要由太阳能发电和储能系统两大核心部分构成。
第三季度,特斯拉储能产品的装机量达到12.5吉瓦时,创下历史新高。其毛利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以11亿美元创下新纪录。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透露,公司当前正集中资源全力研发新一代固定式储能产品Megapack 4。同时,他宣布计划于明年第一季度正式推出人形机器人Optimus V3。埃隆·马斯克认为:“Optimus有望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产品,不过将其推向市场面临巨大挑战——其机械手结构极为复杂,在设计与生产环节均存在极高技术难度。”
人工智能成为业绩增长主力
埃隆·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已具备现实世界人工智能发展所需的全部要素,涵盖人工智能能力、机电工程能力以及规模化生产能力,这使得特斯拉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在维持电动车与可再生能源领域领导地位的基础上,特斯拉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及相关服务领域展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2025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启动了智能辅助驾驶V14版本的推送工作,并同步扩大了Robotaxi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的运营范围和车队规模。
具体而言,特斯拉已于10月在北美地区正式开启特斯拉智能辅助驾驶V14的推送,将特斯拉Robotaxi无人驾驶网约车所依赖的FSD模型核心功能提供给消费者。
针对FSD功能在中国市场的全面落地事宜,特斯拉方面表示:“我们目前正积极与中国、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等市场的监管机构展开合作,争取获得相关审批,从而能够在这些地区顺利推出完全自动驾驶系统。”
作为AI落地的另一重要载体,Optimus人形机器人同样展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记者获悉,特斯拉目前正在安装人形机器人生产线,预计该生产线将于2026年年底正式启动生产,届时最高年产能可达100万台。
“人形机器人生产的关键在于打造出一只如同人类手掌般灵活多变、功能强大的机械手,同时还要实现大规模量产。这对供应链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毕竟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尚未形成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因此,特斯拉必须采取高度垂直整合的策略,深度参与供应链生产环节中。”埃隆·马斯克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FSD监管审批的进度、Optimus人形机器人量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以及全球电动车市场需求的波动,依旧是特斯拉AI战略落地过程中面临的潜在挑战。不过,从长远来看,AI技术已助力特斯拉实现从电动车制造商到智能移动与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升级,其商业逻辑也需要相应地进行重新审视与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