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汽车企业进入“全方位大比拼”阶段,从价格到销售、从研发到生产,市场竞争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大量车企转换思路,以价换量争夺市场
4月12-16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门店,看到不少消费者前来购车。
有北京的消费者对记者表示,可以非常明显的感受到门店中所有品类的汽车价格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尤其是高配置、高技术含量的品类,这种现象极大地拓宽了消费者的“选择边界”。
北京长澜广汽埃安体验中心销售经理殷某表示,目前,价格因素已经超越了技术、性能等其他因素,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目前门店中普通款汽车价格中位数普遍在10-15万元,对消费者具有较大吸引力。殷某还表示,随着优惠政策推行力度的加大,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门店的销量和客流量还将继续提升。
从传统车企到新能源企业,从自主品牌到合资品牌,此轮价格战席卷了多个细分市场。据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截止4月16日,有超过12家汽车企业陆续推出优惠活动,除了最直接的降价、打折等手段外,更是通过增配减价、置换津贴等形式来吸引消费者。数据还显示,3月1日-4月16日间,仅新能源汽车产销就完成将近87万和90万辆,对比去年同期增长约30%和35%。
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各大车企“各显神通”
各项优惠证的推出造成了汽车销量猛增的盛况,与此同时也对各大车企的生产效率、生产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家工厂,各家车企多措并举应对市场挑战。
在位于北京的一家汽车工厂里,记者看到生产、研发、测试、销售、体验等环节集于一体的生产系统。据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全面运作时,工厂每小时可生产40辆新车,平均每76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在针对新车的性能测试方面,该车企还设有29个性能测试场地,有效缩短了性能测试的时间以及新功能的开发周期。
除了提高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外,不少车企在研发环节上发力,记者观察到,有的车企着重于改善汽车的外部架构,有的车企则“热衷”于车用拓展产品,如手机支架、智能双表盘等。某车企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些研发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技术性,消费者也能根据自己个性化的需求去选择购买适合自己的产品,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开拓万里波涛”,放眼海外成为车企重大战略
除了对国内市场实行精确布控外,“出海”也成了各大车企的主要战略。
在浙江宁波梅山口岸的一处堆场里,数千辆汽车正“整装待发”出口到国外。口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汽车企业的出口意愿不断增强。
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乘用车出口量达106.3万辆,同比增长36%。其中,3月出口量达40.6万辆,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36%,创出历史最高月度出口量。其中,处在能源转型中的长城、吉利等车企在第一季度总出口额有所上升,对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2%。
相关专家表示,汽车“价格战”并不可怕,但更要“卷”出出路,“打”出亮点,让“价格战”由挑战变为机遇。(伍世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