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述企业“准入条件受限于厂区狭小而无法升级”的担忧,吕兆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新能源汽车这样的高新技术领域,企业厂区的占地并非核心竞争力,先进的生产技术才是;如果厂区狭小无法升级生产线,那为什么不根据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生产具有技术含量的配件,并借此立足于产业链的一环呢?”
他还提到一个案例:“今年,聊城中通客车就是引进了我们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世界领先的动力电池电控技术,从而生产出高性能新能源公交车,并且一次拿下了北京公交500辆的大单。”吕兆毅据此表示,企业的核心技术不光靠自己研发,更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校的智力资源,“有了科研院校的智力资源加持,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即便无法从事整车制造,也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所作为。”
吕兆毅认为,首批“特殊公示”27家企业只是开始,未来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企都会退出,但退出不意味着失败,“关键是,要么找到自己的定位,横向转移;要么掌握核心技术,顺着产业链上下游纵向拓展。”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